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教师频道 > 作文教学 > 正文         ★★★
 
高考作文审题 教案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9/7/5 9:39:58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2、2007年高考作文上海卷作文题  

    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审题示例:“必须跨过这道坎”,从短语形式和内容来看都充满了人性的关爱。形式上是一个动补短语式的命题作文,体现出一定的祈使指令;内容上,“跨”这一行动之前加上了一个起强调意味的副词“必须”二字,和“过”这个时态助词正好构成了行为动作和结果二者之间的“坚决性”与“必然性”。所以,在选材、立意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并注意读懂题目中的几点要义:

  1.对“坎”的内涵理解与诠释。“坎”的本义指田野中自然形成的或人工修筑的像台阶形状的东西;或者指低洼的地方;坑。如果在口头语言上带上了“儿化音”——“坎儿”,那么,它也可以指抽象事物,如指最紧要的地方或时机;或事情正处在坎儿上(指关键的地方)。因此,文题中的“坎”是一个比喻。它既可以比喻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遭遇的艰难、挫折,也可以喻指一个家庭、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足等。所以,考生既可以小处入手,也可以大处着眼,从世界、国家、民族角度议这道坎。

2.对“必须”内涵的理解与诠释。“必须”有两层意义:其一,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的意思。其二,加强了命令语气,“不得不”的意思。例如,当我们学习中遇到知识难点就必须弄懂,套用一个电影名字“一个也不能少”;再如,当我们的个人家庭遇到突发事件,或个人命途多舛时,就不能消极,一定要振作精神,积极对待,等等。这些都属于“必须”跨过的写作范围。

3.探究为什么一定要跨过坎呢?先来理解“跨”。跨表示越过这道坎的行为举动,或战胜一切的物质和精神的内趋力。其中包含了超越一定数量、时间、地区等的界限。例如,①从数量上讲,坎就像刘翔110米跨栏一样,一定是有难度的障碍,而且是很多的。有人说过,人活着就是跨越一个一个坎的过程。这说明跨是艰难的,需要付出努力。②从时间上讲,跨有紧迫性。就拿高考来说,人生能有几回搏?时光不会倒流,青春的韶光也不会常在。因此,必须“跨”过。③从“坎”的区域界限来说,它包含了一定的哲学道理。从跨过黑夜到黎明;跨过关内到关外;跨过历史到现实;跨过死亡到生存,等等,都说明了对待“跨”,要有哲理思辨。

  最后再强调一点,就是构思行文时一定得确定好该文题的表述对象。因为题目“必须跨过这道坎”是个无主句。主语的缺位,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较广阔的写作空间。从写作人称的角度,可以用第一人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和第二人称的写法。从写作的文体来看,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等。因此,考生一定要注意选择多种表达方式,做到有事可叙、有景可写,有理可说、有情可抒。

三、话题作文的审题

    话题作文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分: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要求。其中,“话题”是中心,是审题立意的主要对象;“背景材料”起引出话题,解释说明话题的作用;“提示语”主要用来启发审题立意,打开写作思路;“要求”则是写作时的注意事项。因此,话题作文的审读思路应该是: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

(一)话题作文类型

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和模拟试题,话题的类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概念类。即给出的话题是一个词或偏正短语。

桥、网、杂、生命、财富、风景、尊严、成熟、善良、诚信、包容、家庭教育、心灵的选择、大自然的魅力、水的联想等。

②判断类。为逻辑上的判断而非判断句。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战胜脆弱、生活是一本打开的书、给心灵美容、走出困境等。

③关系类。

本与末、利与弊、继承与创新、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的意见、语言与沟通、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自负•自信•自强、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等。

④疑问类。即话题是一个疑问句,或暗含了疑问在里面。

生活告诉我、高三意味着什么?

(二)审题策略

1、审话题

1)增补词语,增加限制,将话题具体化。

忙——忙学习,忙工作,忙生活,忙游戏,忙娱乐,忙交际,忙应酬。  急急忙忙,不慌不忙,忙而不乱,忙里偷闲,忙得不亦乐乎,你忙我忙人人都忙。

守望——守望生命,守望家园,守望精神,守望理想与希望。

声音——心灵的声音,熟悉的声音,美妙的声音,难忘的声音,温暖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春天的声音,悠扬的笛声,小鸟的鸣叫声,夜来风雨声。心灵的呼唤,生活中的笑声,校园里的歌声,清脆的风铃声,此时无声胜有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倾听不同的声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