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教师频道 > 作文教学 > 正文         
 
关于诗歌鉴赏的几点思考
(作者:谢有玺 更新时间:2008/1/5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准确地把握意象的内涵,学会分析意境能有效地提高诗词鉴赏题的得分率。

答题示例:

2006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①凤城:京城。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答案]第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第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对历史以及对社会的感慨。

[解析] 本题鉴赏的是诗歌中的意象”。“水”是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它的含义比较广泛,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比喻广阔、绵长、深重的愁绪,毛泽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中的水则是时光易逝的象征等等,这些意象广大中学生还是比较熟悉的。这里要考生对两首诗中出现的“水”的意象进行比较分析,抓住诗句,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上一首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这与李白的“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下一首借流尽年光的“宫前水”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沧桑变化的感慨。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鉴赏诗歌的语言,要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还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并特别注意诗眼和重点诗句的理解。

2005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情。

[解说]这道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语言,赏析时既要联系全诗的主旨,还要仔细揣摩“最苦”和“无山”这一矛盾的字眼展开分析。这首诗写作者在浮远堂眺望中所产生的山河破碎之感。戴复古登上了江阴浮远堂,向北望去,望过长江不远就是淮河。南宋小朝庭偏于江南一隅,以淮水为界,中原沦陷于敌手。下联写的是登山远望。诗人借山寄愁,一反常人之法,常人以山遮断视线为愁,以不见所思为恨;作者却以无山遮掩为愁,以满目凄凉为恨,望之不忍,不望又不能。只因无山遮隔,才致使中原沦丧之地,尽收眼底,触目辛酸,令人生悲。由于“无山”,故能“极目”,因“极目”而视通万里,由此而生“万里愁”。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我们主要从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个角度看。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描写手法,重要有烘托、渲染、对照、映衬、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用典、象征等;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这是高考诗歌中的重头戏,建议在复习备考时,逐一落实。

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一般包括对诗歌主旨的评价、对思想感情的评价和对诗人观点态度的评价三个方面。这些都要建立在对诗词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上,要学会知人论世,注意要恰当准确、完整全面。

1.学会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2.把握时代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品读“序”和“注”。许多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