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知,行君子之道,应先恪守个人之“质”,保存个人本性原始的实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地质勘探师朱胜潜曾说:“搞地质勘探的,远看像逃难的”。就是这样一个朴实无华,默默无闻的人已经在他那条件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坚守了三十一年之久了,正是因为他守住了”质”,才能在生命的一亩三分地上唱响生命之歌,即使他没有夺人眼球的英俊外表,却也能凭借这份”大国工匠”般求实踏实的态度,从阴暗嘲哳的人群中站出来,站成一道绚烂的风景。
文,即内在的雅致性。
顾城说:“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需要一个诗意的世界”。诚哉斯言,如果一个人只有纯粹本真的“质”,却缺乏丰盈生动的“文”,那么,无疑他的生命将会黯淡得如枯萎之花,死寂得如涸辙之鱼。
由此观之,观生命之美,应要修炼内在之“文”不止于脚下的万古长途,更应留意余外的优美和雅致。一向被称作“乐天派”的苏轼,正是因为艺术和诗歌的慰藉才能走出那段灰沉的遭遇,成为万世景仰的一代词宗。我们青少年应做到文质相济,内外相兼,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修养精神。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文章: 2023年高考作文预测:实用之效成于外,尚美之用盈于中
下一篇文章: 2023年高考作文预测:仰望大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