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希腊对门窗的作用,一般重其通风、采光或围闭效果,而中国古代建筑还重视屋内屋外空间的交流和景物的借换,往往是实用与审美兼而有之,比如园林建筑中的漏花窗,便是为了充分显示环境之美而设计的。中国饮食烹饪也讲究滋味之外的艺术,注重食名优美、食器精美、环境雅致,将物质享用与精神追求统一起来。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题目以中国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为载体,间以东西文化对比,启示考生探讨“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多元关系。考生可以从题目出发,向个人修养、文化建设、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等层面拓展。文题也在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特点与文化建设、文化风格与文化自信等之间的关系。文章重点应在辨析实用与审美的辩证关系,展现思维水平。
审题立意参考:题目以中国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为载体,间以东西文化对比,启示学生探讨“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多元关系。考生可以在行文中向个人修养,文化建设,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等层面拓展,文章重点应在辨析实用与审美,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展现思维水平。

【佳作赏析】:文质相济,内外相兼
追溯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浩荡文化脉络,无论是在古代建筑领域,还是饮食烹饪方面,智慧的古人都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哲思:外在的物质世界应与内在精神相互统一。
孔子有言:”质胜文则史,文胜质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早期的君子之道在如今仍有启迪功效质,即外在的实用性。
质是万事万物周转运行的基本准则,失去了质的“实用性”,那么一切锦上添花、画龙点晴的妙处便如虚幻泡影,无从谈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质是娇妍花朵的与生俱来的形态和花香,而非她给人带来的愉悦;质是亭台楼阁的与生俱来的高峻外形和居住功用,而非人为添加的艺术观赏效用;质是美味佳肴的与生俱来的热量和饱腹感,而非起脱于食物之外的精神享受……质是洗尽外在铅华而原形展露的“真”与“根”。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3年高考作文预测:实用之效成于外,尚美之用盈于中
下一篇文章: 2023年高考作文预测:仰望大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