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作文点评 > 正文         ★★★
 
评2012年江西省大小作文题
(作者:魏建宽 更新时间:2012/6/28 20:59:19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七、(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试题评析】

2012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的“三度”

    江西卷“语言综合表达运用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描写能力,大作文则明确地要求学生“必须写议论文”,这无疑是希望通过两道题的明确分工,借一份高考试卷尽可能全面地考查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作的能力。

    左手描写,右手议论——这就是命题人的期待。

    江西2012年的大作文题仍然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它让我联想起江西省2009年以“蔡铭超事件”为材料的那道高考作文题。之所以有这样的联想,就是今年的大作文题与2009年作文题一样,在如何处理高考作文试题的限制性与开放性上作出了最佳的平衡。

    先说“限制性”。文体明确要求“必须写议论文”,这是限制的第一重。试题允许学生“自选角度”,其实并不等于任选或随意选择角度,其实是只能在以下三种角度中选其一种——

1)  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

2)  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3)  今天没有什么的时候要对明天可能会拥有什么怀揣梦想;已经拥有什么的时候要对自身缺失什么有着清醒的认识。

毫无疑问,如果从第一、二个两个角度中选择其一立论比较容易驾驭,选择第三个角度则需要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方能笔下游刃有余。更何况高考是限时作文,字数虽然不限于700字,但毕竟没有充裕的时间让你洋洋洒洒下笔数千言。

再说今年作文题的“开放性”。其开放性首先表现于立意的开放性,学生就上述的三个立意角度可任选一个,而且这三个角度每个都是“真命题”!因此,命题人给出了思维的多向度,供不同的考生立意作选择,这是第一重“开放”。

其实,今年大作文的开放性不仅表现在立意角度即思维向度的开放性上,我认为江西卷今年大作文题最大的“开放性”,应该体现于“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为考生横向展开议论与深入分析题目中的命题预设了极大的话语空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表述中有这样一段话——“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今年的大作文题即体现了新课程的这一要求。

仅从个体的人生角度来看,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家庭出身、籍贯、性别、种族、国籍、宗教信仰、教育背景、文化程度,决定了不同生命个体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中学生为例,一些学生可能与同龄人相比,仿佛一无所有。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的学生——出身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众多,生长在贫困的山区,高中毕业即便考入大学还不知学费何处筹措,而且还有家人身患重病……这一切的一切,可能让他们与官二代、富二代相比,或许会自惭形秽,或许会自暴自弃。那么当他们在考场与“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这样的命题猝然相遇时,他们怎能不涌起万千感慨?

正因为如此,今年的作文题从客观上真正起到了鼓励不同的学生对自身、对人生、对社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的作用。何谓个性化写作?这就是个性化写作!

我们还要注意,仅从个体对自身的“有与无”的关系作辩证思考,就会有千万种不同的文字呈现,更何况这道作文题还提供了“他人应当如何面对‘有与无’”、“社会应当如何思考‘有与无’”、“国家应当如何冷静对待‘有与无’”等众多的拓展空间,在这样的广阔空间,考生可以任意驰骋。因此,这道题是一道能真正考查学生“思维广度”的试题。

同时,这道题也能考查区分出学生的“思维深度”。且让我们以去年发生的社会一度关注的热点事件——“郭美美微博炫富事件”为例进行说明吧。郭美美这样一位“90后”,她拥有美貌,她拥有青春,她已经拥有一定的财富,她还拥有一个爱她的母亲。不过,她却仍然感到她“没有拥有什么”,她竟于微博中称自己是什么全国红十字总会旗下的某某商业总经理,她晒豪宅,晾250多万元的名车玛莎拉蒂。如果考生以“郭美美事件”来论说作文题中的三个命题中某一命题,如果考生议论仅仅停留在郭美美是出于爱慕虚荣才炫富,并觉得就完成了因果论证,就完成了由表及里的论证,就达到了分析“深刻”的层面,那么从“思维的深度”的角度评判,我们觉得这显然远远不够!

我不禁联想到,美国的《纽约时报》为什么会用上“这个美丽的年轻女子像一枚粉色的手雷落在中国的慈善事业上”这样的评论文字?姚晨为什么会这样评价郭美美事件——“郭美美像一根针挑破了一个大脓包,今天可能不是郭美美,明天会有张美美、王美美,这是迟早的事”?为什么有网友不无黑色幽默地说“人人都是郭美美,我也想炫,只是我脱光了衣服也没有人看罢了”?为什么有网友提出要给郭美美发一吨重的勋章以表彰她的反腐贡献?

如果能思考回答上述问题,考生不就能透过郭美美“虽拥有却又一无所有”的个人悲剧,认识到“郭美美悲剧事件”的发生与民心、与时代、与社会、与国家的联系吗?如果考生能揭示出这些深层次的原因,议论文写作于“思维的深度”层面力求“深刻”的目标不也就有可能达到吗?

 

一道好的议论文作文试题,如果命题能同时兼顾 “三度”——思维的多向度,思维的广度,思维的深度,那无疑是一道好题,江西今年的大作文题具备了!

上一页  [1] [2]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