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与收缩
——江苏卷高考作文审题谈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审题:
江苏卷作文题的审题,我们可以先扩张,再收缩。
先说“扩张”。所谓“扩张”指的是沿着材料的方向就素材作延伸与拓展。我们来审读一下材料:
三者材料指向如下三方面:
一是母亲的“忧”与“爱”。“忧”什么,“忧”儿子远行难回归;“爱”什么,“爱”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
二是诗人的“忧”与“爱”。“忧”什么,“忧”民众的苦难;“爱”什么,“爱”土地,“爱”人民,“爱”国
三是名人们的“忧”与“爱”。“忧”什么,“忧”芸芸众生之“患”;“爱”什么,“爱”世界,“爱”所有生命。
由第一则材料的“亲情之爱”,我们可以作如下素材空间扩张:
1、祖父的“忧”与“爱”
2、祖母的“忧”与“爱”
3、父亲的“忧”与“爱”
4、儿子的“忧”与“爱”
5、女儿的“忧”与“爱”
6、……
由第二则材料的“国土之爱”,我们可以作如下素材空间扩张:
1、屈原的“忧”与“爱”
2、邓小平的“忧”与“爱”
3、李四光的“忧”与“爱”
4、……
由第三则材料体现“天地”境界的“心灵之爱”,我们可以作如下素材空间扩张:
1、庄子的“忧”与“爱”
2、佛家的“忧”与“爱”
3、史怀特的“忧”与“爱”
4、……
还可以从“忧”“爱”合一的角度扩张写作对象:
如:
1、“忧”“爱”农民工子弟
2、“忧”“爱”“空巢老人”
3、“忧”“爱”那一条小巷
4、“忧”“爱”故乡
5、“忧”“爱”记忆中的那棵树
6、“忧”“爱”我们的社会(时代)
7、……
再说“收缩”。所谓“收缩”指审读题目以确立其辩证关系,从而确定立意方向和重心。
标题“忧与爱”是个关系式题目,表面上是并列关系,而实际上是因果关系。“忧”是因为“爱”,因“爱”更加“忧”。“忧”是“爱”的表现,“忧”体现爱的伟大,“爱”因“忧”而更加浓烈,“爱”是“忧”的内在本质。
由此我们可以确立如下立意:
1、将亲人对自己的忧心转化为对亲人的挚爱与回报
2、“位卑未敢忘忧国”是一种深度爱国
3、悲天悯人是大爱
4、由“忧”到“爱”是一种感情认知的通式
5、人生有忧也有爱(“忧”中有“爱”)等
另外我们还可就“忧”与“爱”的位置先后,确定写作的重心——“忧”(当然必须兼顾二者关系)
上一篇文章: 2012年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辽宁卷”
下一篇文章: 评2012年江西省大小作文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