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作文点评 > 正文         ★★★
 
评2012年江西省大小作文题
(作者:魏建宽 更新时间:2012/6/28 20:59:19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评2012年江西省大小作文题

 

                             魏建宽

六、语言综合运用。(15分)

20.生活中,总有那么一曲旋律或几句歌词,拨动过你的心弦,引起过你的共鸣……

请你用动情的笔墨把它抒写出来。

要求:

1)侧重在描写中抒情,并结合使用议论。

2)运用排比修辞和疑问句式。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

4)不少于200字。

 

【试题评析】

    江西省2011年于高考语文卷率先创设“语言综合运用”题型,即获得成功,赢得中语界圈内人士的广泛认可与好评。本人去年曾写下《读懂江西卷为鲁迅画像题的良苦用心》一文进行评价与肯定,同时又暗想,2011年“语言综合运用题”的命制如此成功,2012年还会继续保留这种题型吗?还能在命制水平上有所超越呢?

正这样拭目以待着,江西省2012年的试卷不但保留了这样一道新颖且成功的题型,而且于命题水平上赢得了突破与超越,其新的亮色表现如下——

1、尊重了“写作源于生活”的写作规律。题干语言劈头就是“生活中”三字,这犹如日月星“三星高照”着考生。我想,读到这样的命题语言,考场上有生活积累,热爱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的考生心底再也不会有任何紧张与恐惧了。

2、紧承“生活中”三字,命题人又对考生的写作题材进行了范围的框定,那就是要求考生就曾经让自己心动并产生“共鸣”的歌词与旋律落笔。这一题材范围并不窄,哪一位少男没有自己喜欢的歌手?哪一位少女没有于心底收藏自己听它千遍也不厌倦的歌?且看看近年“超级女生”及周杰伦等歌星怎么受推崇就会认同我的这一说法。

3、突出“拨动心弦”与“引起共鸣”的命题指向,显然是期待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我们常说,写作必须抒真性,以情动人,摒弃假话、空话、大话、套话,但如何在命题上有所体现呢?江西卷做到了!江西卷于试题中强调“拨动心弦”与“引起共鸣”八个字,给了情感丰富、细腻的考生以痛快淋漓地抒写生活真感受的平台。

4、如果再留心题干中的“动情的笔墨”五字,我们会发现命题人简直在提醒考生,你们考生的文字一定得以真性情、真体验、而且是真正属于你的个体生命的独特生活体验来拨动阅卷老师的心弦啊。命题人这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告诉考生,最能赢得高分的作文首先就得以情感人,这样的命题语言恐怕是第一次以如此“显性”的模样出现于高考试卷。其导向价值也是十分特殊的,因为江西卷的命题如此有意识地凸显了“新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理念之一——“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从这一层面来评价江西省的这道语言综合运用题,这无疑是一次实践层面的质的飞跃!

5、试题于“具体要求”方面的四点写作要求,则毋须赘述,这是2011年江西语言综合运用题就已经体现出了的具体写作要求,——既注重考查“写什么”同时也注重“如何写”的命题导向,否则这道题怎么会定性为“语言综合运用题”呢?

 

【名家作品中的经典范例】

    读到江西省的这道作文题,我的脑海闪过无数曾“拨动我的心弦”的旋律与歌词,其中有电影《魂断蓝桥》的《友谊地久天长》,有李叔同作词的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送别》,有理查·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爱的纪念》,有布仁巴雅尔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作词为台湾诗人席慕蓉),有三毛作词的《橄榄树》等等,真是太多了。围绕着如何写好这道题,我的脑海又闪现出一篇篇让我曾产生强烈共鸣的当代文学名家描摹音乐的散文,其中有王开岭的《永远的邓丽君》、鲍尔吉·原野的《让高贵与高贵相遇》、王本道的《一曲虞歌唱到今》、李木生的《去见阿炳》……

    而以上数篇名家散文,最能给我们借鉴,最有助于我们写好江西卷这道“语言综合运用题”的,又莫过于王开岭的《永远的邓丽君》。请允许我节选其中数段文字,按照江西卷的要求稍加组合与改写,一篇两三百字的小文章就会呈现在你我的面前——

   

 记得是在春天一个寂寥的雨天,在梧桐雨敲窗的不眠的子夜时分,邓丽君的歌声从遥远的海岛踏波而来,像颤颤的丝绸,像朦胧的月光,像天涯吹来的一叶扁舟。我躲在被窝里捕捉着载着邓丽君歌声的电波——那些夜空中流浪的精灵,我的心立即被她俘虏了。“甜蜜蜜,你笑得多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她的歌太甜了!但她的歌如甘草和白露的甜,苦难之夜的甜,不加糖的甜,荡气回肠的甜。她太烂漫,甚至称得上婀娜与摇曳,但在一个绝少红粉的枯槁年代,在一场裙裾被割掉的危襟岁月,这摇曳曾给我带来了多大的惊喜和神荡。

邓丽君的歌,对清纯对真爱的歌吟,难道不永远像春天,像蝴蝶吗?躲进她的歌,难道不像躲进姐妹的长发?躲进母亲的旗袍里吗?

[1] [2]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