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传统思想历来重“行”。《中庸》记载:“力行近乎仁。”其大意为努力实行、竭尽全力去做事就接近仁了。德性最终要通过“行”展现出来。“内圣外王”是传统儒家的基本主张,也是历代儒者的不懈追求。《周易》中蕴含的“生生之德”“崇德广业”思想已然表明早期儒家对力行的推崇。追求事功、建功立业、敢为天下先的力行品格足以被称为君子之“仁德”“大德”。
上述材料能给勇担使命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以“力行”为主题,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中国传统思想历来重“行”,材料的总起句强调“行”字。然后由《中庸》引出“力行”的概念,并对之进行解释以便考生准确把握概念内涵。然后阐述德与“行”的关系并通过历代儒家对“力行”之德的不懈追求肯定了追求事功、建功立业、敢为天下先的力行品格。这是写作的大发端,也是材料给出的限制:考生要根据材料,对自身的发展展开联想和思考,不能泛泛而谈。
2.典型任务的限制。“上述材料能给勇担使命的当代青年以启示”提醒考生写作重点在“启示”也提示写作对象;“以‘力行’为主题”,限制写作内容;“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限制思维的落脚点。考生要把人五个要素都综合在写作之中,思考“力行”对实现自身发展和勇担使命的重要作用。
3. 价值判断的限制。“中国传统思想历来重‘行’”,“力行近乎仁”,“追求事功、建功立业、敢为天下先的力行品格足以被称为君子之‘仁德’‘大德’”,明确指明了写作的价值取向。“力行”是实现自身发展的条件,也是勇于担当的君子之德。当代青年要把时代使命和自身发展相结合而“力行”之。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以善处之心,创青春华章
下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奔向小康,健康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