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格言联璧》中说“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说:“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也有人认为:吃苦是良途,做苦事,用苦心,费苦劲,苦境终成乐境;偷闲非善策,说闲话,好闲游,做闲事,闲人就是废人。
苦境会变为乐境,乐境也会成苦境,境由心造,事在人为,苦境、乐境都是对人生的考验。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内容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提出面对贫贱与富贵应有态度和方式,《格言联璧》强调“善处”;第二层是列举苦境转化为乐境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李大钊认为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还有人认为吃苦是苦境转化为乐境的良途;第三层则强调苦乐观,指出境由心造,事在人为,苦境、乐境都是对人生的考验。三层均提到“苦境”“乐境”以及“苦乐”的转化关系。每个人都会有所经历或感受,作为考生也不例外。考生正是要针对“苦境”“乐境”的辩证关系谈人生启示。
2.典型任务的限制。“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这个任务有三方面的要求。首先考生必须结合材料写作,其次要围绕“苦境”“乐境”的辩证关系行文,最后要谈由材料而得到的人生启示。
3.价值判断的限制。作为新时代青年,面对苦乐时,要端正心态,学会“善处”;找到最佳的转化途径,积极“劳动”,敢于“吃苦”;更要树立正确的“苦乐观”,让自己在“苦境”中顺利成长,从而担当使命,实现人生价值。“躺平”“佛系”这些都是要不得的。高中生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为生命安全护航为规则养成铺路
下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勇担使命,青春“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