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劳动意识、吃苦意识和苦乐观念,才能真正“善处”苦乐,实现最美的人生。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材料共分三层,每层侧重点不同,有的倾向面对“苦境”“乐境”的态度和方式,有的倾向化苦境为乐境的方法和途径,有的倾向如何养成科学的“苦乐观”,可见本文的写作角度比较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积累的经验侧重一个角度或综合这些角度进行阐释,体现自己的劳动精神、吃苦意识和苦乐观念。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苦境会变为乐境,乐境也会成苦境,境由心造,事在人为,苦境、乐境都是对人生的考验。考生读了上述材料,无论是《格言联璧》、李大钊,还是某些人,面对贫贱、富贵或是苦境、乐境的辩证认识,考生都可以让延伸出自己独到地认知和感受,引发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也可以联想相关的事例来佐证自己对苦乐的认识。
3.文体是开放的。文体没有限制,可以是议论文、记叙文、散文,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长确定文体,但文体特征要鲜明。
解题
本题属于二元思辨型作文,既考查值观,也考查辩证思维,引导考生树立科学的苦乐观。考生首先明确什么是“苦境”“乐境”“心境”的概念和内涵。其次要读懂苦乐的辩证关系;其次还要读懂李大钊和有些人的话,一个告诉我们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个告诉我们吃苦是苦境转化为乐境的良途。这里所说的劳动和吃苦,其实就是要努力奋斗、经受磨难,砥砺意志,以此历练我们的心境,成为一个“善处者”,时刻以最佳的“心境”看待苦乐,描绘自己的青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祖国发展助力。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苦境乐境,境由心生。
2.境由心造,苦乐人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为生命安全护航为规则养成铺路
下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勇担使命,青春“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