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二十四史今犹在,共筑文化万世传。
……
偏题立意:
1.由史质疑,惑由心生。(对出题意图把握不准,似乎是对材料中的“《二十四史》不是一本书吗?”这种现象的思考,表达对青年史识缺乏的迷惑,但理解模糊,立论不鲜明。)
2.文化在左亦在右。(理解过于宽泛和表层化,没有理解透青年学生这个特殊对象的角色责任,偏离了文章的重心。)
3.求同存异,文化共融。(思维跑偏,本题所述不是文化融合的问题,没读懂材料。)
4.一道发展路,一点历史香。(没审透关键词,关键是传承;“一点历史香”,表达含混不清,不鲜明。根本原因是没有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意图的关键词。)
5.史家之绝唱。(没有全面理解材料,材料中的主要对象是青年学生,没审清青年学生对历史的态度问题。)
6.变中求不变,追求文化内涵。(没有理解出题人的意图,抓错了关键词,把文化内涵的变与不变作为写作对象,忽略了核心书写对象青年学生。)

【优秀作文】:不忘来路,始知归处
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提问:“《二十四史》你能说出几个?”在场的青年学生给出了令人惊讶而又啼笑皆非的回答。青年学生对民族历史的无知,造成精神上的贫血,历史和文化的虚无。
习近平说:“一个记不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赶快看看2019年高考压轴最新预测作文题:君子当如竹
下一篇文章: 赶快看看2019年高考压轴最新预测作文题:真正的风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