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体”到“背景”
——课标Ⅰ卷作文审题谈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真题回放: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么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割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情,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审题:
课标Ⅰ卷作文材料中的人物按“主体”与“背景”分为两类人物。
主体人物显然是老切割师及其徒弟,其核心人物又是老切割师。这一主体核心人物既有行动,也有语言:
行动:“设计”“指导”
语言: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情,手就不会发抖。
可以说老切割师及其徒弟的行动体现的首先是“经验”与“技术”,没有““经验”与“技术”作为坚实的基础,他们的切割不可能那么成功,那么完美。
而老切割师所说的“不去想价值的事情,手就不会发抖”又是他总结出的新的成功经验。
但若老切割师师徒不敢承担,也就没有切割的成功,所以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
老切割师的话,无疑是是作文材料的主旨所在,它所要强调的是,成功既离不开“经验”与“技术”,同样离不开“勇气”——一种“不怕失败”,敢于“尝试”“探索”“实践”的勇气。从“程度”上来说,后者尤显重要:“经验”与“技术”是成功的科学保障,“勇气”则是成功的心理保障。单有“勇气”,而没有“经验”与“技术”,那是“逞能”“莽撞”;单有“经验”与“技术”,而缺乏“勇气”,那是“胆怯”“退缩”。两者缺一不可,在这里,“勇气”更重要。
再从背景人物来看:
一是“很多切割师”,他们的表现是:
“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与老切割师相比,他们可能“技术”与“经验”稍弱些,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不敢冒险,怕失败。为什么?材料中没说,但我们可以推想,或许是怕承担责任,或许是怕被责骂,或许是怕掉面子、失名声……顾虑太多,于是胆怯、退缩。
这一些顾虑,老切割师可能与有,不过,他更多选取的是“担当”,为了担当,他不仅仅靠已有的“技术”与“经验”,不仅仅靠一时的“勇气”,而是靠“周密的切割方案”和全身心投入的“指导”,靠的是“智慧”加“汗水”。这是特别可贵的。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13高考作文审题深度解读系列:课标Ⅱ卷从“浅显”到“深刻”
下一篇文章: “ 的声音”优秀作文选登及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