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回避错误——自我辩护
3、忽视错误——认识不深
第一种是虚荣心造成的
第二种是因胆怯、懒惰,怕丢面子、怕担责任等心理在作祟
第三种是看轻错误,认识不足
谁都会犯错误,关键是要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他人指出了自己的错误,应当虚心接受,表示欢迎、感激。
说起容易,做到难。
从古至今,历代统治者有多少能正视错误,能接受批评的。若是接受正直之人的讽谏、批评,就不会有“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21世纪,不同的国家对待错误的态度仍然不同,对二战错误,德国总理可以下跪致歉,而日本首相竞参拜靖国神社,右倾行为越来越严重。中国政府勇于纠错,从严治党,令世人瞩目。习总说的好:共产党人要敢于接受批评。
从古至今,对待他人批评,有两种情况,一是从他人批评中总结教训,加深反省;二是拒绝批评、找借口敷衍批评甚至于对批评者打击报复。前一类人,受人尊重、敬爱;后一类人受耻笑,遭唾弃。
只有正视错误,接受批评的人才是坚强的,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承认错误,接受批评,表现的是“责任”与“担当”;对待错误采取掩盖,对待批评采取回避态度的人,是虚伪的人。虽然有时虚伪的人更受青睐,但那只不过是片刻的幸运,如同昙花一现,当其虚伪的面纱一经被撕下,就会陷入尴尬可怜的境地。
不能正确对待错误和批评,是弱者的表现,最终会吞下自己酿成的难以下咽的苦酒。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句话:“如果你因为失去月亮而哭泣,那你也将失去星星了。”
“每个人前进一小步,整个社会就前进了一大步。”
现代社会需要正视错误,接受批评的勇敢者。如果每个人都能接受批评,正视错误,我们的社会就没有错误或者少错误了。
上一页 [1] [2] [3] [4]
上一篇文章: 2013高考作文审题深度解读系列:江西卷从“体验”到“感悟”
下一篇文章: 2013高考作文审题深度解读系列:重庆卷从“物”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