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疲倦时,远眺岚山,听鸟声啾啾,溪水潺潺,任清风拂面,浑身顿时会轻松起来;从异地赶回日思夜想的故土,觉得一草一木都很亲切;戴月荷锄归来,会嗅到浓郁的田园气息.之所以有这些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外界的客观事物影响了我们的情感,触动了我们的内心.这种心理变化的过程就是感受.要写好文章,必须用心感受生活,怎样用心去感受生活呢?
观察入微是感受生活的前提.要感受生活,必须先观察生活,客观地把外界信息摄入到大脑中来.越是深入生活底蕴,越就能大量地获取信息.同样看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观察"看到"父亲"布满皱纹的脸,长满老茧的手端着碗,神情呆滞.而"感受"却由此体验到"父亲"饱经沧桑的脸上有一种沉重感,神情中沉淀的不仅是个人含辛茹苦的经历,而且是生活在贫瘠土地上的中国农民的质朴和坚毅.没有观察生活,深入生活,就没有感受.
培养意识是感受生活的关键.如果我们对自然万物,各种生活现象熟视无睹,那我们的心灵就是粗糙和混沌的.如果有意识主动去体会生活,我们的生活就会丰盈,充实和细腻.宇宙间万物,大到星体,小至毫发,只要我们准备感受,都能找到感觉.如果看到农田里扶犁的,散粪的,点籽的,打土坎的,一行人慢慢挪动,会使人产生和谐感觉.平时只要多留心,爷爷的病痛,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诲,同学的鼓励,都可以成为感受的对象.
继承传统是感受生活的途径.我们的感觉中相当一部分是历史形成的,是历史积淀的结果,我们在感受生活中有意无意继承了前人的结晶.如竹,叫人感觉谦虚,坚贞,操守,有气节;荷.使人感觉高雅,正直;梅,使人感觉坚韧,清香;兰,使人感觉到幽雅,高洁;其他的如红色叫人热情奔放,黑色显得凝重;见月而思念故乡,折留送人则蕴涵留意等等.如果我们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接受了它们的熏陶,就会有感觉上的趋向,灵感也容易激发.
感受独特是感受生活的目的.在感受生活时,努力使自己的感受有个性,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引人注目.如同样是牵牛花,它靠着其他植物的茎和架杆攀缘而上.有人由此感受到了它的攀登精神.而诗人流沙河却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左旋左旋,爬高爬高爬高,种子入药,又名黑丑."在文革中他饱受摧残,对"四人帮"丑恶行经极为不满,因而牵牛花在他的眼里成了一些"火箭干部"的化身,他对牵牛花的攀缘进行了讽刺,他对牵牛花的感受是独特的.同样是到达山顶,大多数人都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而有人会产生"高出不胜寒"的感叹.要注意捕捉自己的这些独特感受,这样写成的文章容易打动读者.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要我们深入到生活的低层,才能发现它的方方面面.感受也才能深刻,细腻和独特.
上一篇文章: 作文教材:哪些问题该关注?
下一篇文章: 作文教学要以道御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