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教师频道 > 作文教学 > 正文         ★★★
 
作文教材:哪些问题该关注?
(作者:文弘道 更新时间:2009/9/26 10:18:17 信息来源:互联网 点击:我要投稿

作文教材:哪些问题该关注?

现在,作文教材的建构已成语文教学关注的焦点,各种作文教材(包括培训教材)纷纷出笼。那么,在建构作文教材时需注意哪些内容,需要确立一个怎样的纲领,就成了一个重点。

作文兴趣的建立和强化

对学生来说,绝大多数同学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作文本身的问题,如相应的生活和知识积累,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结构技巧的运用等,而是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没有写作的习惯。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就作文讲作文,没有把它跟学生的需要、跟生活的需要联系起来,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或者说,学生是在对作文还没什么感情的情况下,就去动笔写作文,那么,作文效率低下也就成为必然了。

爱足球的学生,你不让他看电视,不让他参加比赛,可他总能知道有关足球的信息,并且谈论起来头头是道;爱音乐的学生,同样会有众多的信息向别人炫耀……只要他感兴趣,他愿意做,他爱,你就阻止不了他去关心,他去投入。反过来,如果他没有兴趣,你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他都会“身在曹营心在汉”,让你干瞪眼没办法——可见,有兴趣,就会用心专、用情痴,全身心投入,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因为投入,故心无旁骛;因为乐意,所以通过努力就会做出惊人的成绩。而没有兴趣,就容易倦怠、松懈。因此,作为教师,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顺着兴趣发展,远比逼着学生死干效果要好得多,只要他产生了兴趣,你就根本不需要去逼他、卡他,甚至想阻止他你都会觉得无能为力。现在,作文教学缺乏“人气”,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教材、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对“兴趣”十分重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而这个兴趣的培养,从学生一开始接触“作文”就开始了:“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强调“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在“评价建议”中也强调:“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纵观《语文课程标准》,“兴趣”出现频率相当高,可见,课程标准的制定者已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只是我们把它忘记或觉得它“工程浩大”而不愿顾及罢了。

作文理念的更新或返本
这里有两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作文的功用和价值的定位,这是打通作文关的很紧要的一步。我们培养的学生作文能力究竟定位于什么目标,对作文教学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定位于培养专业写作人才甚至搞创作的人才,那么,作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就是一个必然;如果定位于提高写作水平,定位于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那么,作文教学的效果就会很明显。从《语文课程标准》看,其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可见,这个定位相当明确,也不可能产生什么歧义,那么,对照教学实践就会发现,我们平时对学生的作文训练严重脱离生活实际,而对学生作文的要求也有点太高了。

一是对作文理论(包括知识和技巧)与实践关系的认识。对作文来说,“写”很重要,但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写、写什么,这,也正是我们所忽视的。正如学习,关键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支撑学习高效运行的兴趣、目的等,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使学习效率低下的状况得到缓解,绝不能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在几乎所有的作文教材都在有意无意的淡化写作知识的传授,而过分强调“写”的重要性,这绝不是一个好的苗头,它无形中就弱化、排斥或排除了前人写作经验的继承和发展,或者说,在作文这样一种“创新性”很强的课程中,我们过分夸大“新”而忽视了“陈”,而这些“陈”正是“出新”的基础或前提。(自然,这里所说的作文理论,决不仅仅局限于写作技巧之类,更主要的是写作的相关理论和规律。)或许,这跟《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如下表述有关:“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但很明显,这是一种误读,所谓“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是要我们避免在概念、理论上纠缠以至脱离实践、架空实践,而不是说这些东西是无用的,并且《语文课程标准》又特意提到“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显然,这些“规律”包括了我们所传授的“理论”,换言之,传授“理论”必不可少,但其目的是运用于实践,“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不是“为理论而理论”。

我们承认,文章的内容、写文章的方法可能古今有所区别,古代的一些写作理论对今天的学生来说不尽有用,如格律、音韵、骈偶等,但写文章的规律则是千古一理的,其中,只有未尝发现的,没有从未应用过的。因此,对作文教学和作文教材的编写而言,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到这共理,从而为学生写作提供一个借鉴和参考。

作文训练的有效和有序
作文训练是打通学生写作写作通道的枢纽,训练得法,学生就会驾轻就熟,不得法,学生就会出力不讨好。那么,怎样的训练才是有效的呢?我觉得,有效的作文训练至少包括以下几个要点: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是一件难事;让学生觉得作文是一件有趣味的事;让学生觉得作文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不觉得难,他就会轻松的投入;觉得有趣,他就会主动地去写;觉得有意义,他就会自觉地去做。在此前提下,我们再去教作文,还怕学生不买账吗?

而这样的训练,就自然包括了作文必不可少的以下因素: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生活(他所接触到的和他所了解到的),学生的责任感。我们常说,作文是人文性蕴含最高的学科,这里的“人文性”,其实在很大意义上就是指学生的这种写作责任感。有兴趣,学生就会全身心投入;有生活,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有责任意识,他就会把写作当作一种服务社会的工具而终生使用。

在此前提下,我们谈作文的训练序列才有意义。

同学习任何学科门类和技术技能一样,作文训练同样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而生活习得和作文知识积累是最基本的东西。就生活习得而言,不外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思考生活、服务生活;就作文知识而言,不外乎作文的理念、理论跟实践的和谐统一——这两点,就构成了我们训练序列的主线:让学生的目光由家庭向学校、社会延伸,由关注自己向关注亲人、关注老师同学、关注社会成员、关注民生疾苦迁移;让学生在学习、领悟别人写作经验的基础上掌握作文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这自然少不了语言、技巧的学习,但这仅局限于写作的最低层次——怎样写作,更主要的是学习别人为什么去写作——这,才是作文的根本,才是解决学生作文高耗低效的关键。

正是认识到这点,《语文课程标准》才在“教学建议”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点,既应成为我们教学的准则,也应成为教材编写的宗旨。 

作文知识的系统和大气
作文知识包括哪些内容,估计很难一下子说得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在作文中需要的一切,包括有意的和无意的,可以言说的和不可言说的,理论感知的和实践培养的,都包括在里面了,但归结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作文重要性的认识(作文的本质、功用,作文与生活关系等),即有关作文的理念;一是写作知识的介绍或别人经验的感知,包括写作学知识、文章学知识之类;一是语言知识的感知和积累;此外,生活经验、理论水平、道德修养等,都应纳入其中。

现在的问题是,在显性的“范文”上,我们很看重“继承”,如“读写结合”、课文分析之类,我们都能认识到其重要性;但在相对隐性的范文之所以成为范文的关键因素上,如作者的写作动机、生活经验、学识修养等问题往往引不起应有的重视,这样,所谓的范文,除了在方法、技巧、语言等形式上可能给学生的写作带来一些启发外,极少再有其他功用了——这无疑是对范文的误解或亵渎,根本起不到“范文”应有的作用。或者说,假如范文是一只鸟,那么,我们仅仅是捡到了一枝或几枝羽毛。

而由此,也衍生出了在作文教学上投机取巧的种种方法、窍门:快速作文、背范文、仿范文、胡乱编造等等怪现象。

作家的经验之谈是“写作无捷径”,说明所谓快速作文,所谓技巧之类对作文的帮助是极其有限的。作文更多得益于对作文规律的掌握,得益于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这些问题不解决,或者不从深层次上去分析探讨,那么,我们是永远无法找到作文的捷径的。

因此,作文知识介绍一定要大气:不怕理论性太强,只要你找到其实践依据;不怕“空洞”,只要你找到其根基——这些东西看似高谈阔论,其实正是作文真正的秘籍。怕只怕手把手所传授的看似有效实则无用的技巧之类充斥我们的作文课堂,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真的走入绝境了——这就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作文功底的夯实和培养
作文的起源叫“有感而发”,这“感”,离不开对生活的感受和感悟。因此,生活永远是作文的源头活水,那种想脱离生活凌空杜纂的做法,是对作文规律的背叛和糟践。为此,《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既是对浮华作文时弊的棒喝,也是对作文本质回归的呼唤,是我们在作文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必须引起注意的。

作文的功用叫“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为时”、“为事”就说明作文的针对性和教育作用。也就是说,作文来源于“事”,服务于“时”,因而作文教学的基础和指归,就是现实,就是生活,就是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可见,脱离生活是作文的大敌,那种想离开生活积累找到一条写作捷径的做法纯属缘木求鱼。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才强调:“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文的标准叫“文质彬彬”,就是要有内容,它拒绝无病呻吟;要有文采,“言而无文,行之不远”,缺乏文采的作文是不会引起别人的关注的,那么,它的社会功用可想而知。但相比之下,这“质”比“文”更为重要。无“文”之“质”如同一块璞玉,对之进行必要的雕镂琢磨,就会成为一件瑰宝;无“质”之“文”,连那只曾包装过珠宝的盒子都不如了。何况,作文的功用是通过发表来显示的,对编辑来说,一篇文章的语言可以修改,结构可以调整,重点可以强调,唯有内容不能补充,可知内容的重要性。

这样,我们就可以对作文的基本功作出如下概括:感知生活的基本功、表现生活的基本功和参与生活的基本素质。具体来说,包括知识储备——知识面越宽越游刃有余,生活阅历——阅历越丰富越容易找到素材,表达功底——功底越厚实越能反映生活本真,艺术修养——修养越高深越能找到最佳切入点、收到更好效果,写作者的良知和责任感——让学生用悲天悯人的情怀去作文,用自己的良知负责任的去干预生活,真正担当起文人的使命。



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作文教学上,我们可以这样来说:不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教作文,那就不可能教会学生作文;不从作文产生、功用和特点去教作文,那就不可能教好学生作文。因此,作文教材与教学必须回答并落实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如何吸引学生去写;其次,为什么写;再次,写什么;最后才是怎样写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上所作的任何探讨都是没有什么现实意义的,都不会给作文教学带来多大的起色。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