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针对性训练方法探析
凤城中学高三语文 赵永刚
在高三上作文训练课,往往被有些语文老师视为浪费时间,他们认为在高三应以效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而写一篇作文要花上一个多小时,对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并没有多大提高,不如做套题见效快。其实这是我们老师的观念在作怪,在“自主合作、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面对学生实际写作能力,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高三的作文课还是大有施展余地的。
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训练。现在的高考题在审题立意上比以往灵活了许多,但在审读材料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学生须从材料出发,进行必要的总结与引申,这样就不易出现偏题离题的现象。
其次对学生进行作文结构的训练。老师可以通过打草稿的形式进行此种训练,让学生把作文思路写出来,少则一百字,多则三百字。通过训练,老师可以掌握学生作文的层次安排是否清楚,运用事例是否得当,这样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作文,不致于在写作时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导致作文整体的松散。此种训练方法简便可行,对于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论证结构非常有效。如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从积极等待和消极等待正反两个方面安排结构,也可以从等待什么、为什么要等待、怎样等待三个方面逐层进行分析,从而构成递进结构。
第三是对学生进行论证方法的训练。主要有理论论证和事例论证,又以事例论证为主。例证就是运用典型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因此,平时我们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材料备用。例证中的材料运用可以分为详证与略证。例证要保证思路清晰,材料的运用要有一定的层次感。很多考生在写作文时,堆砌罗列大量类似的材料,显得思路不清晰,例证没有力量。初次训练时可以进行正反对比论证。理论论证要注意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衔接,更要注意论证的层次和深度,这可以从多问几个为什么来考虑。
第四进行精彩语段的训练。这种训练类似于语言表达题中的仿造句式。老师提拱好的语段,如开头、结尾、精彩例证,甚至题目,然后学生进行仿写。最后加强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每次作文训练结束,老师都要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老师给出修改指导意见,如从观点确立准确性、例证运用详略、结构的安排与层次的衔接等方面润色自己的作文。修改之后,让学生重新审视作文,看一看在原来的基础上能提高多少。这样长期修改下来,学生的作文定会大有提高。
以上各种针对性训练方法灵活,操作简单,只需半节至一节课的时间即可完成任务。因此只要我们语文老师平时多开动脑筋,一定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再上一层楼,让高三的写作课堂不再荒芜。
上一篇文章: 写作素材积累的几点做法
下一篇文章: 关于创新写作的几点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