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网络作文 > 高中佳作 > 正文         
 
【高中作文】熟悉
(作者:魏小童 更新时间:2010/8/23 22:34:28 信息来源:网络 点击:我要投稿

    列夫·托尔斯泰说得好,“珍惜你所熟悉的一切,熟悉你所珍惜的一切。”生活中有些事物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然而我们对它们的熟悉却是一种熟视无睹,我们放弃了许多自己所熟悉的事物,纷纷去寻找一个又一个自己可望而不可即的陌生事物,到头来却是一场空。那就让我们珍惜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吧,结果又会怎样呢? 
    珍惜我们所熟悉的自然,饱览壮丽景色。 
    现代社会充斥着世俗的尘埃,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中人们往往疏远了自然,疏远了这一片心灵的净土,收获的却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那就让我们珍惜我们所熟悉的自然吧,回归本真。“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江南用它那独特的袅娜带着莲叶的清香,伴着燕语的呢喃飘入人们的梦中,那梦境亦幻亦真,氤氲的水汽打湿了人们易感动的内心,让人陶醉在这片江南丽景中。又或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泰山,天地造化予以了它挺拔的身躯,秦皇汉武的封禅赐予了它逼人的威仪,文人墨客的挥毫泼墨赋予了它丰厚的底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们登泰山则领略壮景。 
    珍惜我们所熟悉的传统文化,陶冶爱国情操。 
    改革开放30年来不少外来文化进入了国门,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而我们所熟悉的传统文化却遭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正一步步远离我们的生活。珍惜我们所熟悉的传统文化吧,留住我们的根。当我们从司马迁的《史记》中打开历史的明镜时,当我们从诸子散文中领会为人之道时,当我们从唐宋八大家的作品中顿悟作文之法时,思维便给我们插上智慧的羽翼,让我们翱翔于历史的天空中,去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无形中一种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珍惜我们所熟悉的真情,感悟人性之美。 
    我们生活于一个充满爱的社会中,然而别人对我们的爱却常常不被我们理解,取而代之的是失去后的懊悔与内疚,那就让我们珍惜我们所熟悉的真情吧。是谁陪我们栉风沐雨,静看春华秋实?是谁为了我们的成长忙里忙外,脚步匆匆?又是谁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坚定了我们徘徊的脚步?是妈妈,是慷慨的妈妈,慷慨到把爱化作光环,永无终点;是吝啬的妈妈,吝啬到只愿一个人承受生活的艰酸。母亲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是值得我们珍惜的。还有那晨昏相伴的同窗挚友,还有那辛勤的园丁,以后我们也许天各一方,但人生路上我们会珍惜你们的关爱,感恩那一份真情。 
    不知那位名人说过,“熟悉的地方有风景”,珍惜我们所熟悉的一切吧,让生命因此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