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网络作文 > 高中佳作 > 正文         
 
声声慢
(作者:高低 更新时间:2009/2/12 15:46:19 信息来源:文汇报 点击:我要投稿

我家至今仍住上海老城厢——一幢老式砖木结构的沪地民居的二楼。在与我们相距三四米的对面楼下,一间简陋的小屋,住着一位孤寡老人沈阿姨。她搬来那年,好像刚从里弄生产组退休。
    
    白驹过隙。一转眼,沈阿姨已与我家做了三四十年的邻居了。近年,小屋空关,却关不住多年前那些琐碎的往事。
    
    沈阿姨与我母亲一辈。她的身体稍瘦,颧骨高高的,眼睛大而有神。母亲曾帮她给乡下的侄子代写过几封信,知道她虽然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但明事理。
    
    沈阿姨的小屋,只能搁一张床和一张小方桌,地方逼仄。所以,大白天她一般都是拿个小板凳坐在门口,附近动静,尽收眼底:无良“路人”偷我停放在楼下拐角处的自行车,被她发现后喝退了;我的没上学的女儿溜出来玩,几次得到她的照管;她还应我母亲所托,及时叫住了磨剪刀的、箍桶的、卖新米的……
    
    不过,最令人感怀的,莫过于她的有关“收衣裳”的提醒。
    
    对于坐在家门口的沈阿姨来说,何止是过往的一切,甚至连老天爷的喜怒哀乐都逃不过她的眼睛。每当天上有细微的不易察觉的雨丝飘落,她都会抬起头,朝我家的窗口喊道:
    
    “赵阿姨,落雨嘞!”
    
    这是沈阿姨在提醒我母亲,无论谁在家都能听到,然后赶紧收进晾于窗外的衣物。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沈阿姨神清气朗,喊声响亮,语速不快不慢。
    
    “赵阿——姨,落雨——嘞!”
    
    这还是沈阿姨在提醒我母亲。只是进入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她的精神已不如先前,而且患有气管炎,喊声没有那么响了,语速也减慢了一些。但这并不影响她提醒的效果。
    
    “赵——阿——姨,落——雨——嘞!”
    
    这依然是沈阿姨在提醒我母亲,一如既往。只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头几年,沈阿姨的老态日见明显,气管炎愈来愈严重,而且内脏也查出几样毛病,故而喊声略微弱了一点,语速又放慢了一些,有时还伴随着咳嗽。但这同样不影响她提醒的效果。
    
    柴米油盐、洗衣晒被,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基调。三四十年来,沈阿姨那一声声热诚善良的提醒,从未间断,使我家躲过了一场场突如其来的阵雨、大雨、暴雨,使晾晒在外的衣被始终避免了叫雨淋湿的尴尬。这一年又一年的关照,犹如点点滴滴的甘露,注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细水长流”般的常年滋润,要比“激情喷泉”式的瞬间惠施,更教人感念。
    
    尽管标题为《声声慢》,可我知道,多少年了,沈阿姨的喊声不是马上慢下来的,而是在一个个较长的时间跨度里渐次变慢的,如同她渐次变老一样。这是自然规律,人老了,总会有喊不出声音的时日。那天,女儿给“沈家奶奶”端去馄饨的时候,她发烧住院了。
    
    母亲去医院看沈阿姨,只见她全身浮肿,且已引起并发症。母亲正欲安慰一番,这时听到她说:“赵,赵阿……姨……”同时无力地拉住母亲的手,“我,我……不,不会……好……了。”
    
    未几,沈阿姨的呼吸连同她的关照打上了永远的休止符号。
    
    没有了沈阿姨的喊声,我家晾晒的衣物已两次被雨淋湿:一次,衣服都已晾干了,又让雨水浇了一遍;另一次,太阳下晒得暖烘烘、香喷喷的棉被,竟横遭雨袭。这大概是习惯性依赖或疏忽所致。沈阿姨走后,母亲惆怅地说:“现在,收衣裳要自家上心了!”
    
    生活中某样看似平凡的东西,只有在失去之后,才能真切地体悟到它的温馨和可贵。
    
    估计过不了多久,我们这一带就要夷为平地,这里的居民将迁入“各管各”的新楼房。这里发生过的一切,也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会记得沈阿姨,更别说她喊过的声音了。可是,我记得。非但记得,我还懂得,沈阿姨那曾经回荡于街头巷口的一声声“落雨嘞”的提醒,乃是上海滩一道淳朴的人文景观,也是一道正在消逝的风景。不管来日我心灵的天空下不下雨,我都要把这风干了的“提醒”珍藏于记忆深处,以便随时听听那岁月的回声。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