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卷】
1.【点评】
重庆卷要求考生根据大豆写作文。这道题和湖南卷有相似的感觉,就是命题者在题目上设置障碍,而且价值观较为单一,因而感觉选“错”了角度的考生很容易被标上跑题的帽子。如果考生写主观感受,作文题目还是清楚点的好。
材料出自原文“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无限的包容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创造了极大的想象空间。那些原来让大豆尴尬的不利因素:胰蛋白酶抑制不能被吸收的糖,以及植酸,在中国人古老的转化手段中都被自觉地消除了。豆腐的出现,让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达到了一种高峰,往往会让人大吃一惊。或许说,中国人用豆腐表达了自己柔软变通的适应性,所有的这些让一粒黄豆得到了升华。”
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困难和选择,尤其是年轻时代,会跟起初的大豆一样,很尴尬。如果大豆坚持不改变,就不会进步,甚至被人抛弃。因此,我们在决定未来的人生走什么样的道路时,要像大豆一样综合主观和客观条件来适时调整,遇到困境后不要抱怨,学会转变思路,换一种角度看问题,这样才能避免在一条路上“挣扎”。小小一颗大豆,历经一番打造,也能变幻出各种美味菜肴,大豆的故事与现实生活中“吊丝逆袭”的情节差不多。在逆境中成长,挖掘自己潜在的精华。
试卷作文暗盒“舌尖上的美味”,以小见大,朴素的文字,包含了“找准途径,实现突破;创新改变命运;思路决定出路;变通带来新生”等道理。让学生多元思维,有话可说,这样的命题,有效地防止了多年来学生作文宿构的通病,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考生需从材料出发,选择角度,激活思维,联系自我,联系社会,联系自然,在美食、作文、人生中,让“小豆腐”散发出“大能量”,从“小豆腐”提炼出“大智慧”,以“小豆腐”开启“新思维”。(冠华作文网)
2.【点评】
重庆高考作文题材料看似很长,其实简单,创新思维,升华智慧,增强能力,迎接挑战,开拓未来!豆腐对大豆的升华。仔细研究一下材料,你会发现这个材料作文出得很有意思,用饮食来喻人生,本就是中国人的独特智慧,此次所选的食材是廉价的大豆,却可以发展出非常丰富的立意角度。材料中给出了豆腐所谓升华的很多个角度,任取其一联系至人即可。此外,大豆变成豆腐的先磨砺、后升华的过程,其实也隐含在其中。
既然“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才是材料的落脚点,那么应该是发明了豆腐的“人”使之然吧?或者是从大豆到豆腐这一艰难而伟大的“改变”使之然吧?前者侧重于人的梦想与智慧(在保持营养的前提下改变事物的形式——包装,从而善于推销自己),后者侧重于大豆的梦想与追求(有营养有才华,只有通过改变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由于材料的陈述角度存在问题,这就大大地增加了考生的审题难度。
【原题】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