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卷】
1.【点评】
湖南卷,有两个题目,人要克服困难,冲破重重的例子,有另外一个,湖南卷的作文是二选一,如果学生选择这个材料的话,可以看到,父亲的书桌有一个小椅子,夫子俩没有说话,儿子望着父亲,说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伴你,很辛苦。命题有一定深度,所给的两则小材料内容很温馨,同时也具有浓厚的哲理韵味。此题目与2012年湖南高考作文题目相比,增加了审题难度,文题由两则材料组成。这个命题对善于说情、善于感情表达的考生能发挥优势,同时,由于多角度命题,也可让各有所长的考生展示自己最好的一方面,因此这样的命题作文非常人性化,因为有些考生善说情,散文很好,说理不行;相反,有的考生善说理,不善言情,而此次湖南高考作文平衡了这两个方面。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提示的主题导向非常明确:追求高远、志向坚定,虽历艰辛而内心充实满足;与父亲静静相伴,内心充溢宁静的幸福——主题词“我愿意”的这两个触发点,提供给考生文思翱翔的天地很开阔、宽广,也包含了与考生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许多契机,考生们大可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根据自己之所长进行发挥。
而写出好文章、获得高分的关键,是有真情实感。给出的两段材料一虚一实,但虚实可以反转,虚者实写(记叙)、实者虚写(议论)。要说难度,可能在于如何写出有个人辨识度特质的文章。是求工稳还是出奇兵?需要考生从自己真情与实感的角度,结合自己所拥有的素材、选择的体裁做决定。
如果对这两则材料缺乏真情实感,则细致体味试题材料,也能获得许多有用、有意味的信息。例如父亲回家,在桌子前剪报,面容祥和,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静静陪伴等等,都有很多可以生发生活想象、品味生活况味之处。(冠华作文网)
2.【点评】
这是一道材料+命题的作文题目。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目。题目要求“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来选择角度,并不是网络上误传的二选一话题作文,与2011年的“我来了”到“你们来了”和2012年的“一双手”加四句话相比,增加了审题难度!文题由两则材料组成。要写好本文, 审题时就要找到两则材料的交集, 从整体上来立意。
要理解材料1的旨意,就要把握“它”“天边的彩云”“飞”“累不累?”等关键词语的含义。“它”是一奋斗者的形象,“天边的彩云”则是理想的化身,“飞”可以理解为“劳动”,“累”可以理解为“辛苦”,“我愿意”则是追求中“苦中有乐”,那么,本则材料的旨意:则是为了理想而劳动最美丽。
要理解材料2的旨意,关键是要整体把握材料内涵:“父亲在剪报纸”即“父亲在劳动”,“孩子抱着父亲说:我愿意这样陪着你,感觉很幸福”即“欣赏剪报纸劳动感觉很幸福”,但“剪报纸乃简单劳动”,孩子干嘛只说不做?这则材料反映当今家庭教育中轻视孩子劳动的旨意。如果说陪伴父亲老动是福,那么帮父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会更幸福吗?显然,两则材料共同立意:劳动创造美丽!
推而广之,可以写幸福的三要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等等。
如果从局部来立意,那么,写作角度就宽松了: 两则材料讲述了人生当中的两种生活态度:一种是奋进向上,一种是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幸福。两者都是在追求幸福,只是选择最求幸福的方式各有不同。出题者对这两种生活态度都给予了肯定。
如果单一写我们应该奋斗圆梦,我们应该多陪陪父母,那么没有顾及两则材料的共同点,我认为不怎么切题!
【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和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