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线:刘继荣的女儿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路边鼓掌与路上跑步,都值得肯定——既可以做一个有用的普通人,也可以做一个逐梦人(当然能成为英雄,又何不好呢)
三条线中,要注意“鼓掌”这一关键信息。如何把握呢?“鼓掌”可实可虚,实质是人生的理想、价值、生活态度、思想情绪的外显。
先看第一条线,“做一个普通的鼓掌者”,关注的是成功的英雄,至于自己呢,愿意低头做事,把自己的身段放低。有英雄经过的时候,鼓掌以示敬佩。没有英雄,不把把自己硬扮成英雄,赚取掌声。“做一个普通的鼓掌者”,并非是只作人生的旁观者,只作英雄的羡慕者、钦佩者,而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做事,成为一个有用的善良的普通人,我们为这样的平凡人鼓掌。
再看第二条线,强调的是,作为人,不能都作“路边的鼓掌者”,而要为梦想而奋斗,甚至敢做英雄。我们为英雄鼓掌。
最后看第三条线,强调的是辩证,既可以做有用的善良的普通人,又可以作为梦想而奋斗的人,甚至英雄。我们要为平凡成就伟大鼓掌。
在梳理三条线的时候,要思考“为何鼓掌”“鼓掌的意义”。
三条线的形成,说到底仅是解决立意方向。
还需要成为三个面,三个体。如何构成三个各自独立的三个面、三个体呢?
先说第一个面、体。
主旨:“做一个普通的鼓掌者”“做一个有用的普通人”。
底面:
原材料分析:女儿在班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等生。她班里共50人,每次考试都排在第23名,也没有什么特长,但却被全班同学评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无疑,在学习上,女儿是普通的,理想是做“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为英雄鼓劲、加油,投去钦佩、肯定的目光。女儿是善良的,是获得同学肯定和赞赏的人。这样的女儿,其理想、价值、生活态度值得肯定。
横面:
通过联想,延伸拓展:
1、士兵
2、平民
3、像吴斌,作为司机他尽忠职守就是做到了最好
……
纵面:
1、士兵,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
2、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的真正动力
3、“平凡”,是生命的真谛,生活中的普通人就像万里长城中一块块石头和一望无际的沙漠之中颗颗沙子,我们应该为块块石头颗颗沙粒鼓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12年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安徽卷”
下一篇文章: 2012年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江西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