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发展史来看,人类文明的进步已经证明,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伴随着新旧岗位和产业的更替,但这从未阻碍社会的发展,人类一直在向前进步。专家认为,人工智能在执行更多种类的任务上可能比人类更出色。未来,许多重复性高、机械性强的工作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大量替代。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人类构成威胁,一方面,它节省了人类的时间成本,让我们可以投身于更高级别的工作;另一方面,它也促使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从这个角度看,人工智能实际上为人类智力的开发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从人工智能自身来看,它仍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需要人类独有想象力、创造力的领域,如艺术、文学、哲学,以及在情感心理领域,如医疗、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人工智能目前还无法超越和替代人类的智能。
总的来说,作为世界的主宰,人类需要控制和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加强监管,确保其健康发展,为人类服务。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的助手而非对手,为人类的巨大进步和福祉做出贡献。
【佳作赏析】:智能时代的诗意畅想
在1950年的时空背景下,艾伦·图灵以其卓越的洞察力,为机器的智能生长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他设想,若一台机器能在对话中隐瞒自己的身份,不被人类识破,则它便拥有了深度学习的神奇能力。这种能力的萌芽,如同春天里的一缕细芽,悄然生长,终于在1997年5月11日那天,见证了一棵大树的茁壮——电脑运用深度学习技巧,击败了世界棋坛的顶尖高手。那一刻,惊叹之余,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被科技点亮的时代。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5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兼顾“大”与“小”,自信赢天下
下一篇文章: 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探未知前途,搏更美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