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身处事中、置身事外——寻找平衡的智慧之道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3/9/8 13:32:24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2024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身处事中、置身事外——寻找平衡的智慧之道

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做事必须躬身入局、置身事内;也有人说,做事要身处事中、置身事外。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在这段材料中,提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做事时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深入了解并参与其中的方方面面;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做事时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感,不过度情绪化或过于沉浸其中。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对于第一种观点,即做事必须躬身入局、置身事内,可以理解为只有真正亲身经历和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且能够更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人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第二种观点也是很有道理的。做事要身处事中、置身事外意味着保持客观、冷静和理性的态度去看待问题,不被情绪所左右。有时候,过于情绪化或沉浸其中可能会导致判断失误或偏见的产生。在保持一定的距离感的同时,人们能够更客观地分析问题,并采取更合适的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无论是躬身入局还是置身事外,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价值。关键在于根据具体情况和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态度和方法。只有在理性思考、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明智而有效的决策和行动。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躬身入局”和“置身事外”的内涵,二者的辩证关系,各自的重要性,如何正确合理地对待“躬身入局”和“置身事外”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

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国难当头之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即便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依然“躬身入局”投入虎门销烟的运动的事例,论证国家发展需要“躬身入局”的时代青年也可以引用曾国藩“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的名言,以及庆山“若能置身事外,才不能画地为牢”的言论论证“躬身入局”与“置身事外”的重要性。还可以列举当今社会存在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当局者迷”以及“自扫门前雪”等现象进行反面论证,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

佳作赏析

【佳作赏析】:身处事中、置身事外——我的思考与认识

近年来,关于做事的态度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派认为必须躬身入局、置身事内,而另一派则主张身处事中、置身事外。对于这样的观点,我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

在我看来,无论是躬身入局还是置身事外,在特定的情境下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当我们选择躬身入局时,我们将自己完全投入到某个事件或任务中,积极参与其中并亲力亲为。这种做法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内涵,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例如,一个学生在参加班级活动时,如果能够积极参与组织策划,并且亲自动手完成各项工作,那么他将会更好地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并且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选择置身事外也有其独到之处。当我们保持客观、冷静的观察态度时,我们可以从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问题,更全面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样的做法能够帮助我们避免盲目行动和片面的判断。例如,在一个争议性较大的话题上,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中立的立场,并且客观地听取各方观点,那么我们将会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并且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在我看来,身处事中与置身事外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当我们选择躬身入局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心态,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和建议。同时,在积极参与过程中也要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而当我们选择置身事外时,我们同样需要保持对事情发展的关注,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动。

综上所述,无论是身处事中还是置身事外都有其独到之处,在特定情境下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做事时,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态度,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点评:

  1. 文章结构清晰,包含引言、正文和总结三个部分,逻辑严密。
  2. 语言表达流畅,用词准确恰当,表达能力较强。
  3. 文章观点明确,对身处事中和置身事外的态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4. 能够提供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观点,并对其优势进行了解释。

改进建议:

  1. 可以在文章中增加一些对反方观点的回应和驳斥,使文章更加全面客观。
  2.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遣词造句的多样性,尽量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表达方式。

 

【佳作赏析】:身处事中、置身事外——寻找平衡的智慧之道

近年来,关于做事应该躬身入局还是置身事外的讨论不绝于耳。有人主张我们应该全情投入,亲自参与其中,以求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保持客观、冷静的立场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在我看来,无论是身处事中还是置身事外,在不同的情境下都具有其独特价值。

首先,躬身入局、置身事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只有当我们亲自经历过、亲自参与其中时,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是被动地听课和背书,并没有积极思考和实践,那么对知识的掌握将会是肤浅的。相反,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实践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对知识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置身事外也是必要且重要的。当我们深陷其中时,往往容易被情绪和个人立场所左右,导致判断失准。此时,保持客观、冷静的立场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置身事外,我们可以更好地审视问题的全貌,并从中寻找出最佳解决方案。例如,在团队合作中,如果我们过于投入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中,很可能会忽视其他成员的建议,导致团队效率下降。而如果能够适时地置身事外,倾听他人的声音并做出客观评判,将有助于推动团队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我看来,身处事中和置身事外并不是对立的两种选择,而是需要在实际情境下灵活运用的智慧之道。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态度和行动方式。有时候我们需要全情投入、亲自参与其中;有时候我们则需要保持客观、冷静的立场。只有在这样不断调整和平衡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并取得更好的成果。

总之,在做事过程中既要躬身入局又要置身事外,并没有绝对正确或错误的答案。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和思考,我们才能逐渐领悟到身处事中、置身事外之间的平衡点,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到更多的场景中去。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取得更大的成就。

点评:

  1. 逻辑清晰:文章结构清晰,开头引入话题,中间论证身处事中和置身事外的优点,并给出具体例子加以说明,最后总结观点。
  2. 论证充分:作者对于身处事中和置身事外的价值进行了全面论述,不仅提到了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还强调了保持客观立场的必要性。
  3. 表达流畅:文章语言通顺,表达清楚,没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或句子结构混乱的情况。
  4. 观点独到:作者认为身处事中和置身事外并非对立选择,而是需要灵活运用的智慧之道,这一观点独特且有深度。

改进建议:

  1.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反驳意见,并通过论证来加强自己观点的可信度。
  2. 可以在文章中增加一些衔接词和过渡句,使得段落之间更连贯。

 

【佳作赏析】:身处事中,置身事外——思考与选择

近年来,关于做事的态度和方式,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认为,做事必须躬身入局、置身事内;另一方则主张做事要身处事中、置身事外。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和可取之处,但在我看来,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对于那些需要亲力亲为、参与度较高的工作而言,躬身入局、置身事内无疑是最佳选择。例如,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问题的本质,并深入到实践中去解决它时,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此时,躬身入局可以让我们更加敏锐地感知问题所在,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然而,并非所有情况下都需要我们全神贯注地躬身入局。有时候,保持一定距离反而可以让我们更客观地看待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置身事外并不意味着漠视或逃避,而是一种审视问题的角度。有时候,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情感和个人立场,以更客观的眼光来审视问题。这种身处事中、置身事外的态度可以让我们更加冷静地分析形势,并能够提出更全面、更具备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例子,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身处事中、置身事外两种方式的重要性。当时,我参与了一个学校社团的活动策划工作。由于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想法坚持不懈,导致团队内部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和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选择了暂时离开团队,并从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所在。通过观察和分析,我发现问题主要源于沟通不畅和理解不同。因此,我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帮助大家重新建立起有效沟通渠道。最终,在我的引领下,团队重新

[1] [2]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