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怀“扫天下”之志,让我们明确人生的意义,如黑夜里的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提出分论点一,阐述立大志的意义。)
孔子心怀匡扶社稷,礼乐治天下之志,于诸侯间奔走,终使儒学在中华大地上繁荣滋长;周恩来少时便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明志,一心致力于民族解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终使中国面貌焕然一新;法布尔自幼以研究昆虫为志,夙夜无怠,终著《昆虫记》为世人所赞。由是观之,欲成大事,须先立“扫天下”之志,如此方能行有所向。
(引用古今中外的例子来支持分论点一,增强论点一的说服力。)
“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欲成大事,除立大志之外,亦须落实于点滴小事之积累。
(用老子的话引出分论点二,指出立大志和行小事二者之间的联系。)
正如古语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行大事者亦须从小事着手,于其间增才干,长本领。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早年间也同其他人一样潜心学习,收获知识,增长才干,最终在之后的探索研究中创立了相对论,成为物理学界璀璨的明星。
(用爱因斯坦的例子佐证分论点二,指出脚踏实地地行小事是成大志的关键。)
“扫天下”之志与“事一室”之行缺一不可,唯有二者并重,方能使我们如“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吾辈之青年,当以习陈蕃怀“扫天下”之志,亦应重教育部规定“事一室”之行。这样,我们才能于新时代书写人生的壮美篇章。
(简洁收尾,照应标题与首段,紧扣“扫天下”之志与“事一室”二者的关系,使中心论点更明确。)
点评:
兼顾“立大志”与“做小事”两个方面,紧扣材料,深入分析。论证思路清晰,论证结构合理,语言生动有力。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文章: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让“互联网+”服务老年群体
下一篇文章: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学礼行礼,立起大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