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陈蕃,汝南平舆人也。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荒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后迁为乐安太守,拜尚书,为太傅。(范晔《后汉书·陈蕃传》,有删改)
材料二:
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不同的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并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古有陈蕃立志扫除天下,不事一室,终成大业;而今劳动教育进入教育部课程标准。对于陈蕃的“扫天下”和教育部提倡“事一室”的日常劳动,作为新时代青年,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析】
材料一侧重强调青少年学生应志存高远﹐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虽没有“事一室”,却没有批判否定的意思。毕竟结合陈蕃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生平来看,“事一室”并不是必为之事,相反,立凌云之志是青少年更为重要的事情。
材料二重在强调青少年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参与一些基本的劳动,能独立自主完成一些如“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等日常生活劳动,培养其独立性和责任感。
两则材料看似对立矛盾﹐实则辩证统一,互为补充。一方面,青年学生需要志存高远;另一方面﹐又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脚踏实地。
试题要求表明审题时必须综合理解两则材料的含义,不能抛开一则材料只去谈另一则材料﹐应找到二者的关联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提升。综合材料,可以明确“立大志与做小事”是本次作文的核心思辨主题。
参考立意:
立意在于阐述“立大志”与“做小事”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供参考立意:敢立大志,弯腰做小事。立大志﹐做小事,方可成大器。立鸿鹄志﹐做平凡事。立志做大事需踏实做小事。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高远之志﹐从小事做起。
【佳作赏析】:怀“扫天下”之志 重“事一室”之行
陈蕃之言,表现的是一种宏伟的志向,彰显的是一种“为万世开太平”,展现的是一种不凡的器量。而教育部之要求,是对我们基础能力的培养,为我们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开篇对材料进行解读,指出陈蕃之言与教育部的要求并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偏一不可。)
缺大志而重小行,则难免沦为平庸;怀远志而轻小行,则大志亦如空中楼阁。由此观之,只有大志与小行兼重,以大志明确小行之所向,以小行筑就实现大志的桥梁,方能让我们在人生路上龙骧虎步,不惧迷航。
(提出中心论点,指出“立大志”和“行小事”二者是兼重的关系。)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让“互联网+”服务老年群体
下一篇文章: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学礼行礼,立起大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