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我是个孩子时,我像一个孩子一样说话,像一个孩子一样理解,像一个孩子一样思考。但我成为一个男人,我就抛弃了所有小孩子的东西,为了能去做我们自己想去做的,我们首先要去做自己必须做的。
——电影《激辩风云》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理解?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思考想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首先理解材料的内容。所给的材料是电影《激辩风云》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作为孩子,像孩子一样说话、理解、思考、做事,二是成为男人,抛弃所有小孩子的东西,为了能去做自己想去做的事情,首先要去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这两个部分之间使用一个转折连词“但”进行连接,这就提示考生写作的重点应该在后面。如果结合前后在不同阶段所做的事情来看,材料告诉我们处于什么人生阶段就该做什么样的事情,身处社会,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往往每一种角色都伴随着一份责任而存在,正因为有了责任,我们才有了动力;也正因为这种动力驱使我们不断前进,我们才能享受到尽责的快乐。综合前后两句内容来看,人生角色不同,阶段不同,则追求不同,责任也不同,可以围绕“位置和责任”“做好自己”等方面立意作文。如果从后一句话来看,后一句话的重点在“为了能去做我们自己想去做的,我们首先要去做自己必须做的”,考生要分析“想去做的”和“必须做的”两者的内涵。“想去做的”应该是自己喜欢的,充满兴趣,满怀激情的,是自己感兴趣的;而“必须做的”应该是无法回避的,必须面对的,是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自己应尽的义务。人生不能如意的事情常十之八九,人生的常态,许多事情都是我们不喜欢但又在义务、责任、职责下不得不做的事情,所以材料意在鼓励考生要正视现实,承担责任并培养兴趣,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围绕“兴趣与责任”“承担责任,体会快乐”等立意。材料在文体上没有明确要求,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如写议论文,要有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思路;如写记叙文,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参考如下:
位置和责任
做好自己
兴趣与责任
把自己的责任意识灌注到必须做的事情中,承担责任,从中体会快乐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3年高考作文预测:莫为事物贴“标签”
下一篇文章: 2023年高考作文预测:走向世界中心,勇做新时代弄潮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