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方圆相济,修身养性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2/3/28 13:21:48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尚书》中提到,要培养人,必须先陶冶性情。所谓"直而温,宽而栗",意思是正直者加以温和,宽厚者辅以严肃。而傅雷先生勉励他的儿子,要做这样的人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乘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可见,良好的性情也许是相反相成的。

对于当代青年修身养性,上述材料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起于《尚书》中舜教育胄子的原则,落脚到当代青年的修身养性,将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坚持了以文化人的语文操守,语言又直白又微妙,思想又朴素又深刻。可见,良好的试题往往是用智慧点燃智慧,以人格引领人格的。

“良好的性情往往是相反相成的”是给定的主题。“相反”明确作文的主体内容必须出现相异的良好性情。“相成”明确作文必须承认相异的良好性情能促成积极的结果。于是启示我们在修身养性时,需要注意培养相异的良好性情。

从“相反相成”一词看,积极的结果限于良好性情之间的相互促进。但宽泛来说,写相异性情共同成就了人,也在题意之内。毕竟性情依托于人。某性情如果成就了人,就相当于成就了另一种性情。

无论是《尚书》原文中表示递进关系的“而”还是译文中的“加以”,都是在明确前者为基础,后者是补充。

“直而温”——性情梗直者坚持原则,言行难免强硬激烈,温和的性情有助于减少冲突,维系人际关系以保证原则的最终实现。

“宽而栗”——为人宽厚者不苛求别人,容易滑入是非不明的好好先生的境地,明辨的性情有助于保持警惕,让宽厚之心找到边界而施加于适当之人。

【佳作赏析】:方圆相济,修身养性

曾几何时,我们开始习惯于给原本中性的性情词染上评价色,外向大方为善,内敛沉默为弊;温柔宽厚为善,严肃高傲为弊;圆为善,方为弊……

依我刍荛之见:方者,存弊也;圆者,存弊也。方圆相济,乃是修身养性之真义。

方者,笔者将其定义为人固有之质,正如置玉壶中的冰心,似出淤泥的芙蓉,自然无繁饰,是个体鹤立的高蹈姿态。

人之出生,并非是一张白纸,冰心虽清却有其寒,芙蓉虽雅也有其弱,有人天性爽直,有人天性宽厚,有人温柔,有人高傲……总而言之,物之不齐。固守天性不改,虽有顽童的天真可爱,但与他人相交时,总难变通,难免会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寂寥与落寞,“举世皆浊我独清”的自抑与痛苦。古有言:“水至清则无鱼”,若人们一味执着于自己的原有性情,而缺乏对社会性品性的探索,就如同那毫无杂质的清水虽澄澈但无生命之气。因之,固守的原有品性,是很难立于这苍茫中咏叹抒怀的。故而养性当学《尚书》:直而温,宽而栗。

圆者,笔者将其定义为与世俗之意相合的性情,是外在世界给予我们的规训,是在个体融入社会时必要经历的打磨。

龚自珍在《明良论》中曾批驳过这样的为官之人,他们经过一番驯化磨砺后,为人圆滑,深谙为“清闲官”之道,善于察言观色,深得主上器重。致仕后教育子女也是愿其子孙事事以退缩圆通为老成。诚然,能够拥有一颗敏感圆融之心,不与外物相忤,是一件好事,但若事事如此,没有原则,甚至只把这单一的品性奉为处事圭臬,恐怕不妥。修身是“圆化”的过程,纵使“圆”但也应该如那粒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铜豌豆,有外在的圆融通透,也有内在的铮铮铁骨。

傅雷先生教育其子: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诚哉斯言,人既要保留原有的天真之质,即“方”的部分,也要走进社会的手摇炉历练,成就“圆”的部分。但揆诸当下,人性之方被磨砺得缺乏棱角,人性之圆被过度赞美歌颂,发达工业社会一味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马尔库塞笔下“单向度的人”正在流水线上被打磨生产。

而你,在那条流水线上吗?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