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这则语录阐释了名位与才能的关系,表明了孔子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其意为:不发愁没有地位,只发愁没有获得地位的才能;不发愁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才能。也就是说,有才能才会有地位名声;没有才能,即使得到了地位名声也容易丧失。
上述材料能给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文题解析】:
本题为引语式任务驱动作文题。
材料关键句:“有才能才会有地位名声;没有才能,即使得到了地位名声也容易丧失”,此句总结概括了材料中孔子语录的内涵和道理,明确地指出了“才能”在成功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是文章构思的主题和方向。
材料引用《论语》,谈到了才能的重要性,阐释了才能与名位之间的关系:才能大小决定名位高低,有才能才会有名位;没有才能,即使暂时拥有名位,也终是镜花水月,不能长久。结合材料中的内容,可以从三个当面去看待才能的重要作用:一是拥有才能是追求名位的关键;二是酒好不怕巷子深,只要有才能,就不必担心自己籍籍无名;三是应当积极追求、坚持奋斗,创造足够强大的才能。
题目中规定了写作的身份是“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当代青年”,而“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则规定了文章的情感态度,即作为当代青年,一定要肯定获取才能、赢得成功、积极进取、追求进步,要从正向的角度去看待才能和名位的关系,鼓励青年努力学习,以知识技术武装自己,尽力实现个人价值,正确看待才能和名位的关系,直面进取的人生,而不能态度消极,懈怠懒散,不思进取,“佛系”“躺平”。
行文时,可以首先肯定材料对才能的看法,然后结合论据,阐释才能和名位之间的关系,并从反面论证假如没有才能就不会拥有名位的道理;最后结合时代环境,谈青年应如何在当今时代努力学习、拼搏奋斗,以强大的才能来实现个人价值,追求理想。
立意:
1.当代青年应磨练杰出的才能。
2.当代青年应正确看待名位与才能的关系。
3.才高不怕无人识,酒好不怕巷子深。
4.立身处世要重才能,轻名位。
【佳作赏析】:惟有“能”者留其名
一个人的才能,是其立身处世的根本,“本立而道生”,我们不能舍本逐末,不择手段地追求功名利禄,须知“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我们当代青年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断增智强能,以“能”立身。正是:坐论空谈皆浮云,惟有“能”者留其名!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我辈青年当效法前贤,立德立功,不慕名利。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无数的前贤时俊不慕名利,笃定前行,为我们树立了人格的标杆:季羡林专心治学,力辞“国宝”桂冠;袁隆平心系水稻,坚持下田考察;于敏埋名卅载,投身“两弹”事业;张富清浴血疆场,深藏赫赫战功……他们或立德或立功或立言,不慕名利而芳华自来。我们当效法前贤,看淡名利,“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我辈青年当不忘前鉴,戒骄戒躁,砥砺前行。
《周易·系辞·下》有言:“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诚哉斯言,一个人德不配位,必然会招致灾祸。回溯历史,我们看到,李林甫、秦桧、魏忠贤等人汲汲于地位,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不择手段,终落得遗臭万年的下场;放眼当下,我们看到,王力宏、黄海波、翟天临等人汲汲于名声,却不苦练内功,不爱惜羽毛,终落得狼狈不堪。这些都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当代青年要在名位的诱惑面前,努力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万万不能昏昏然、惶惶然、飘飘然。
“结得千层茧,练就冲天翅”,我辈青年当争做前锋,允公允能,自强不息。
青年时期,是增长才干、苦练本领的关键时期,只有善于学习,勤于奋斗,才能有所作为。君不见,太行山麓,贺星龙勤学苦练,用自己的医学技能为百姓解除病痛;君不见,百坭村中,黄文秀走街串户,调查研究,用自己的勤劳奉献助乡亲脱贫致富;君不见,大漠孤烟,万晓白投身环保,矢志探索,用自己的不懈奋斗,还沙漠一片绿洲……若非结得千层茧,怎能练就冲天翅?当代青年,应以贺星龙们为榜样,苦练内功,允公允能,自强不息。
“不患莫己知”是一种淡然和豁达,我们当看淡名位,有所作为,须知“无位也能有为”;“求为可知也”是一种自省和担当,我们当苦练本领,笃行不怠,须知“有为才能有位”。正是:增智强能重跨鞍,苦练本领再启航。坐论空谈如浮云,惟有能者留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