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无处不在。孔子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认为美的不一定都是善的,要尽善须用“礼”来约束,使之趋向“仁”,即所谓尽善尽美。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则推崇自然与简朴之美。孟子云:“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认为美需要高扬人的主体力量,美好显露于外,强调内在品质与外在形式的统一。
美育形式多样。“乐行而志清”(因音乐的流传而使人志趣清明)是艺术之美的体悟,“清辉能娱人”(山水景色如同清灵的光芒让人愉悦)是自然之美的观照,“以文化人”是美的熏陶与化育,等等。
上述材料给你怎样的思考与启示?作为一名高三学子,你心中的“美”和“美育”是怎样的?团委邀请你在周一升旗仪式上,为高一的学弟学妹们谈谈你的理解。请你结合实际写一篇国旗下讲话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谈的是不同的人对“美”有不同的认识。孔子认为美的不一定都是善的,要用“礼”来约束它,使之趋向“仁”,达到尽善尽美;庄子推崇自然与简朴之美;孟子则更注重人的主体力量,强调内在品质与外在形式的统一。材料第二段谈“美育的形式”,可以通过音乐等艺术形式来体悟,可以通过自然之美来关照,可以通过文章等熏陶与化育。总之,“美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任务要求是谈你心中的“美”和“美育”是怎样的,注意这是两个关键词,不能只谈其中一个。另外要求写一篇讲话稿,发言身份是高三学子,情境是在周一升旗仪式上,对象是高一的学弟学妹们。除了注意发言稿格式外,还应有身份意识,注意对象,此次发言带有引导学弟学妹感受美,主动接受美育的目的。
写作时可以先从感受身边的美写起,启发学弟学妹去寻找生活中的美;然后论述“美”的多种表现形式,尤其注意“美”并非尽善尽美,残缺也是一种美,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发现美,美更多的是来自人的主体,要不断锤炼自己的品质,达到内在品质与外在形式的统一;接着可以论述通过什么方法进行“美育”。最后号召学弟学妹们,通过“美育”完善自我,做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参考立意: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立德,方能做到不朽
下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走出“失语”困境,铸国之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