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学完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后,关于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同学们有了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他消极遁世,遇到不称意则逃避现实,是一个柔弱的知识分子;有的认为他坚持自我,去功利近自然,是一个很懂得生活真趣的人;有的则认为,时代不同,今人很难去评价他的人生价值 ……
为此,老师决定在班级组织一次讨论活动,主题为:如果我们今天遇到类似陶渊明的人生困局,该如何选择。
请你结合自己对陶渊明的了解及自身阅历,自拟题目,写一篇发言稿。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以学完《归去来兮辞》,对陶渊明有了一定了解为写作背景,提出三种观点,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陶渊明的思想,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思考陶渊明的选择,并由此启发学生从陶渊明身上汲取现实的养料,指导当下的生活。
对于第一种观点,考生应辩证思考。如果不联系当时社会,很容易错误解读陶渊明的选择,这是考生需要注意的一个误区。在无力改变黑暗现实、又无法强迫自己去顺应俗世的困境中,陶渊明的选择无疑有着“明哲保身”的味道,他的选择不是消极遁世的懦弱行为,而是“众人皆浊我独清”的超然,“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毅,甚至是一种对自我精准定位的智慧。对现实的启发是,当前社会有人为了追逐名利而不择手段,比起这样的行为,陶渊明的人格高尚不言而喻。当然,如果考生从现实角度出发,认为遇到困境应积极应对,勇敢承担,而不是退缩逃避,也是可以的,但要注意对于陶渊明的选择不能一味指责否定,表达要有分寸感。
对于第二种观点,无疑我们应该肯定。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人格,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退隐其实是另一种方式的坚持,陶渊明的退隐,更多的是一种保有自我精神家园的执着。而归隐之后的陶渊明躬耕田园,亲近南山,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对于现实的启发是,很多人只顾赶路,早已忘记了初衷;只顾追求金钱名利,自己精神的花园早已荒芜。
第三种观点,也是正确的解读。毕竟时代不同,面对的现实困境不同,后人的评价不免带有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很难做到真正理解古人的选择。当今这个时代已经是一个相对公平和开放的时代了,它给了年轻人更多的机遇去改变人生,所以今天的我们不仅仅要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志气,更要有为自己的选择而具备的勇气和担当。
本次作文人物设定为班级讨论活动,要求写一篇发言稿,除了注意发言稿的格式外,还要注意主题——“如果我们今天遇到类似陶渊明的人生困局,该如何选择”。注意是立足当下来思考自己的选择,那么写作重点就应当放到“当下的选择”上,要讲清楚遇到什么样的困局,然后说明为何要做出这种选择,写作时可以把自己的选择与陶渊明的选择进行比较,体现某种认同或体现时代的差别。
立意:
1. 不求闻达,但求无愧。
2. 生不信命,路靠己行。
3. 古今相异,积极入世。
6 .(2021·江西·宁冈中学高一月考)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我们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们愈来愈感到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作为中职生能做些什么呢?请你以校团委、学生会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为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要求:(1)内容积极具体,切实可行;(2)格式规范,语言恳切;(3)不少于700字。
【例文】
珍惜自然,和谐共生
—— 保护生态环境倡议书
同学们:
今天,校团委、学生会联合发起保护生态环境倡议书,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行动起来,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之中。
生态环境,具有自然和谐之美;亲近自然,总能触发内心思绪。面对浩瀚的江水,我们会心胸开阔;面对小小鸟巢,我们会领悟生命的哲学;面对古老的树木,我们会感慨于那清晰的年轮……每一种感触,都来自于一种对生活的思考;每一种思考,都能拉近我们与自然的距离。留住自然之美,生活才能更加幸福。
然而,在欣赏自然美的过程中,有些人却不懂得珍惜,而是以自我的放纵破坏自然之美。犹记得,当年那个游客将双脚踩在丹霞地貌上时,美,便从身边消失了。
不可否认,生态环境其实很脆弱,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恢复。然而,一些人因为环境保护方面观念不强,意识不够,破坏环境的现象便经常见诸媒体。前两年,贵州男子踢掉钟乳石的行为,惹得网友气愤,可是最终景区因为没有刑事追责的权力,只对这名游客处以500元的罚款,行政拘留10日,便没有了下文。还有一位游客在甘肃文县天池景区内游泳,事后仅作出书面道歉和保证,也不了了之。为什么?为什么没有相应的措施?如果总是不以为意,又怎能让游客心生敬畏?又怎能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同学们,我们不希望再看到破坏环境的消息,积极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不断积累更多生态财富,才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此,需要全社会做出共同努力,每个公民也须献策出力。君不见,在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我们看到了无数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他们默默无闻,却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丰富内涵,为时代树立了榜样。
生态环境保护的队伍,一直在壮大。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随着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也不断增强,很多公民都积极行动起来,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整体行动。致敬“造林愚公”林长礼老人,他为我们树立了可以镜鉴的榜样。昔日茅草荆棘交错,如今林场茂密展绿,年逾古稀的林长礼老人,用几十年的坚守,将人生价值演绎得淋漓尽致。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是通过其行动体现出来的。保护自然环境,提升生态文明,才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才能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亲近自然吧,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吧。人类懂得珍爱自然,自然就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充满诗意。此时,人类除了保护自然生态,还应该亲近生命之美。川端康成说:“美是邂逅所得,亲近所得。”让我们用心去感悟自然,便会发现广阔的自然中处处洋溢着姹紫嫣红。不是吗?亲近自然,利用自然,于是海风琴出现了,鸟巢建起来了,有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世间万物,都是大自然给与我们最好的礼物。有了这些礼物,畅游天空不再是未知的梦想,穿梭于流云间,与云朵问候也不再是奢望。
只要我们能够用心去保护家园,用爱去亲近自然,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材料: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从前面的引题材料来看,“我们愈来愈感到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这里重点强调的是“保护环境”。也就是说,作文围绕“保护环境”这一核心内容来写。如可以先谈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再谈如何保护环境,或者是为保护环境应该如何去做,最后可以畅想保护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等。写作的大前提是在抗疫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疫情还没有结束。
审任务:从任务来看,“中职生”这是一个特定的身份,需要从中职生这一身份出发,他们为保护环境能做什么;并且还要注意校团委、学生会的名义发出倡议,这是面对所有中职生发出的倡议,写作时也需要注意措词和用语,还要注意写作的格式;最后就是注意倡议的内容,号召同学们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也就是说,这些实际行动应该是符合中职生的身份特点的,并且这些行动要切实可行。
【立意】
1.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2. 把保护环境的工作落到实处;
3. 保护环境不是空喊口号;
4. 保护环境从一点一滴做起。
上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北国的风
下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父亲的笛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