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风习习,送来绿意;秋风瑟瑟,引来肃杀。家风、作风、文风、学风、抢购风、环保风、娱乐风、文明风……生活中的“风”真可谓举不胜举。有人追风,有人随风,有人逆风,有人观风,有人煽风……人们对“风”的态度也是多种多样。
请以“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围绕“风”这个话题作文,只要与“风”有关,就符合要求。②文体不限,可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话题作文,话题“风”源自材料,材料中既列举了自然之风,也列举了生活中的各种“风”,并指出人们对“风”的不同态度。首先要理解话题,词典对“风”的解释是指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使空气所产生的流动现象,但如果理解仅仅停留在大自然中的风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由“风”而延伸出来的意义比它的原始义丰富得多,如家风、作风、文风、学风、抢购风、环保风、娱乐风、文明风等。考生可以将话题化大为小并进行联想,“风”,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韩流、金庸热等等。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是写作制胜的关键。可以写成记叙文,着力描写自然中的风雨之景或叙述一次与“风”有关的经历,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选取若干生活浪花,以一个中心贯穿起来;可以写成议论文,从某件事或某种现象出发,阐述你对“风度、风俗、跟风”等等的看法。总之,切入口要小,内容要实,开掘要深,如此方能出奇制胜,获得高分。然后要在情字上做文章,只有袒露真情实感,才能与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善于从自身的经历中,找出闪光点、动情点,使心中的感情流泻于笔端。还要打造一些语言亮点,所谓“语言亮点”,是指能准确表述特定情景和内容,形式优美的语言,比如比喻句、排比句、抒情句、哲理句等。从文体来看,材料中指出“可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考生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议论文,但要作答文体清晰。从行文结构来看,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由自然之风引出生活之风;然后分析生活之风传递出的人的精神状态,接着联系生活,明确态度,最后回扣开头并点题。安排结构时要注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记叙文的行文结构主要包括时序顺进式(平铺直叙式)、穿插回放式(线索串珠式)、平列展开式(画面组合式)、对比映照式(抑扬褒贬式),如本题可以时序顺进式,以时间为序,以“风”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来阐述“风”中感受到的亲情、友情、人情。
【答案】北国的风
提起北方,历来文人只是热衷于它的雪,抒发“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豪情,却忽视了北国的风。偶尔提及,也只是“二月春风似剪刀”“吹面不寒杨柳风”,对于他的狂躁却避而不提。某虽不才,愿以拙笔书其一二。
自幼生在北方,长在北方的我,早已习惯了风的刺骨和粗暴,听惯了风吹过窗台时的怒吼,看惯了风狂扫大地时的豪放,见惯了风沙过后的苍茫。印入了脑海,溶入了生命。风也是有灵魂的!别于南方的婉约,我更喜欢北国这种辽阔、豪放的格局,喜欢北国的风!喜欢它的风风火火,欣赏它的坦坦荡荡。不是亲身感受过,你永远也不能体会那种被风包围了的感觉、那种霸气与不屑……仿佛能冲破天地间的一切束缚,桀骜不羁。北方的冬天,风总是很大,呼拉拉地刮个不停,时而横冲直撞,时而婉转回荡,不期而至。或是走在街头,风迎面吹过脸庞,不同于诗人墨客所说的吹面不寒,那是一种生疼,火辣辣的疼。眼睛眯成一条细缝,缩着脖子急匆匆地赶路,不时的四下张望,寻找着可以避风的港湾。或是伫立在窗前,听风的怒吼,看门窗的摇晃,体会着风的凛冽和疯狂,感受着风的粗犷和奔放。只有北方的风才会像北方人一样直爽,也只有北方的风才让人情有独钟,久久不能忘。当然,也只有北国的风才能让人深深地眷恋,时时地怀念,小心地珍藏。
北方的风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没有轻轻柔柔的抚媚,更没有江南水乡的温柔。有的只是“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踌躇满志,有的只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凄凉悲壮,有的只是喧喧闹闹,顶天立地男子般的豪气,飘着清醇的酒香。而南方的风,却是烟雨朦胧,让人多愁善感,好似江南女子那多情的泪儿。虽然也喜欢南方的柔媚和多情,可我还是更喜欢我们北方豪情的风,粗犷的风,直爽的风,因为那里有我们热血男儿的影子,像我们热血男儿的性格,有我们热血男儿的脊梁。这才是风!这才配叫风!穿梭在天地之间,奏响黄钟大吕。我总是喜欢站在洁白的雪地里,不是看雪花纷飞,而是听风在歌唱,一个人尽情的在风雪中嬉戏,一点都不觉着冷,那份惬意、自在和轻松使人回味,滚滚红尘中所有的疲惫和忧伤全部一扫而光。仿佛世界就在你的脚下,风儿是一匹骏马,载着我穿越千山万水,崇山峻岭。又仿佛世界尽在我的面前,风儿是我的翅膀,带着我去自由翱翔,飞向远方……
这北国的风!
上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美妙的声音
下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珍惜自然,和谐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