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从来如此,便对么? |
|
|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1/7/31 21:29:53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
|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立于物外向内看。将“我”放入视线之中,从整体之外观照一切,这样不仅可以对自我以及自我认可的世界进行全面而清晰的重新认识,更可以对外界的状况进行接纳与关注。 当然,完全客观的判断是不存在的。我们做出的判断都是基于自我认知的,或多或少而已;同样,完全主观的判断也是不存在的,我们立于社会,受他们的影响,有形或无形的,我们的判断中杂糅着他人的判断。因此,我们要做的也只有将自己从自我的世界中拉出来片刻,尽量真实客观地作出判断。 由此而言,要想改变人们只依据自以为正确的信息作判断的情况,外部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自我内在的立于物外的意愿。
从来如此,便对么?(一类下64分) 生活中,信息化浪潮的到来使身处其中的人们感到迷茫和不安。面对冗杂的信息,人们似是更愿意依据自以为对的信息作出判断。诚然,这是一种本能反应,但私以为,我们仍应从多元信息中索取一些。 马克斯·韦伯曾言:人是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动物。在面对芜杂的信息之时,人的本能便是从自身已有的信息库中去寻找自认为对的信息加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当然与信息时代的本质密不可分。与其在信息海洋中大浪淘沙,人们似是更愿意看见、相信并且利用自认为对的信息,因为寻找和辨别信息可能比佐证已有信息更具有挑战性。 另一方面,人们对于错误遭人批判的恐惧心理,也使人们更愿意去相信自认为有依据并且合乎情理的信息,因此即使外界信息多样,人们都坚定不移地相信自认为对的信息。 然而,若沉湎于对自我正确性的欣赏,那必然如鸵鸟般埋进沙子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所有的主观都是客观,所有的意见都是偏见。”卢梭如是说道。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中,我们必然有一天会因网的断裂而落入万丈深渊。自以为对的信息,或许短时间内能博得他人的信任,获取内心的安适。然而当佐证变成辩解,当辩解变成强词夺理,我们便会在偏见的道路上一去不返。这就如同治丝益棼,自以为对的信息仅仅是以为对,却无法获得他人的认同。 “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曾向麻木的国人发出如此疑问。显然,若我们执着于本身的信息库,便停滞了,于行为也于思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在苦厄中寻找诗意人生
下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我们都有进场的权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