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预测2019年高考作文题:存在感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8/12/29 15:53:24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互联网+的时代,站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美丽新世界的入口,人人都害怕被时代悄无声息地抛弃或遗忘,于是我们看到微信群里风起云涌,朋友圈里一切皆可晒,说说空间微博分秒必争高效刷屏,各种自拍照片小视屏充斥网络,点赞评论互动乐此不疲……不少人纷纷用视觉的冲击祈求他人的驻足回眸。“存在感”这个词一夜而火:对于上述社会现象,有人说存在感是人的本能需求,人人都需要被重视和认可,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无可非议:有人说“为了获得认可,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存在感”:还有人说,真正的存在感不是刷出来的,是来自于强大而自信的内心,如果内心丰盈充实,自然就不会过度寻求别人的关注。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优秀作文】:存在感

谁是中国最可怜的人? 鲁迅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将“可怜”二字送给了孔子。孔夫子的角色一度地被揉捏、涂抹以至变形、神化,伴随而来的还有他无所不在的“存在感”。

乃至到今日,这种“存在感”仍居高不下,甚至愈演愈烈。从一座座新建的孔庙,到课本中越来越多的儒家经典,再到在国外炒的红火的孔子学院,无处不彰显其“存在感”。

可我想,这种浮于表面的存在感,终究还是走不到人们心里去的吧。

存在感,单从整个词来看,可能就显得有些空洞了。但若用拆字法来理解,或许还是重“感”不重“在”的。当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一个人,不再被泛泛而谈而是被潜藏内心,那么他就有了存在感。王开玲曾经说过一句话,“容颜易摹,心灵却难以弊”,大概就是这种意思了。

比如鲁迅,笔杆的英雄,思想的战士,这一生,他呐喊过,彷徨过,甚至在横站着的晚年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但是从来耻于屈服和停顿。他凭借一只“金不换“,便在看不见的、却无比艰险的战场里,建树起一等的殊勋。他为了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为了民族,为了国家,战斗着,也同样拥有着不可磨灭的存在感。

而往往那些鸡淫狗盗之徒,即使在历史中遗臭万年,却无法在人们心中留下一丝存在感。或许在不明白自己为何而存在时,会有一种“未入山门身是客,随云随波随泥沤”之感,而在明白自己为何存在后,又有一种“甫入山门身是谁,问天问地问乾坤”之感了。我还是更倾向于有存在感地活着的吧,至少你通透而又无憾。

佛说:“身上之尘易净,心上之尘却难净。”若没有一个洁净的心灵,恐也难做一个有存在感的人。当年神秀“朝朝勤佛拭”,伴着那隔宿的雨,拂下那一撇“我身之执”的尘埃。菩提非树的境界,我懂的,难就难在肯不肯承认自己本来无一物,仿佛这一画押,就被判了死刑,往劫不复了。“我本无物”,却在无物间,实现了自我的存在感。

今日,我伏案,奋笔疾书,或正应了林徽因的那句诗:我要借这一时的豪放与纵容,灵魂清醒地再喝一泉甘甜的鲜露,来挥动思想的利剑,舞那一暼最敏锐的锋芒,像皑皑塞野的雪在月的寒光下闪映,喷吐激越的辉艳。我写下这篇文章,以盼在芸芸众生中博得一席存在感。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有微信、微博等引出“存在感”这个话题,然后列举不同的人对“存在感”的不同看法,主要有“存在感是人的本能需求,人人都需要被重视和认可,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无可非议”“为了获得认可,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存在感”“真正的存在感不是刷出来的,是来自于强大而自信的内心,如果内心丰盈充实,自然就不会过度寻求别人的关注”实际就是相反的两个方面,一是刷“存在感”是一种追求,是个人的权利;另一种是“存在感”不需要“刷”,也可综合的辩证分析,刷“存在感”是个人的权利,但不要过分。行文时注意通过材料的分析引出观点,使文章有针对性,论证注意结合当下的时新素材进行分析。

点睛:材料作文区别于过去的话题的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明确立意”“选准角度”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的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此题注意围绕“存在感”进行立意行文即可。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