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神情忧郁的男子坐在咖啡厅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一个人闷闷地喝着咖啡。在他不远处坐着一位老人,老人一直在关注着这个人。
终于,老人走上前去,对这个人说:“你一定遇上什么难题,如果你愿意告诉我,我希望我可以帮助你。”
这个人看老人一眼,冷冷地说:“你帮不了我,我的问题太多了。”
老人掏出名片,递给他,接着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
这个人没有拒绝,随老人坐车来到了郊外。下车后,老人指着一排排的墓碑说:“你看见了吗,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人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
读了上面的故事,引起了你怎么一些感想,请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要求:自立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全文不少于800字。
立意:
①没有问题的人生是没有的.字要你有追求,要奋斗,想在自己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中有所建树,获得辉煌,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②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的遇到问题、困难、挫折、打击、磨难,甚至灾难的并且一定要战胜它们的过程。
③“问题”是上帝馈赠给我们的一笔厚礼,我们珍视它,用好它,就一定会迎接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④从老人把一个几乎被所谓的“问题”压垮了的青年,通过故事中巧妙的方法,“使他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的角度,我们还可以把观点确立在:总有一种方法是最好的。
开头
①运用类比切题的方法开头的示例:
小草要茁长,那硗薄坚硬的地皮,便是她必须要面对也必须要战胜的“问题”;小溪要流向远方,一路上的沟沟坎坎、悬崖峭壁,便是它必须接受也必须战胜的“问题”……人,“志当存高远”,心事“当拿云”,请记住:鲜花永远不是有来铺路的,而是用来肯定有你的勇气,你的付出,点缀辉煌的。
②“亲爱的(或朋友)”式的开头示例:
亲爱的,请别那样忧郁,别那样眉头紧锁,别那样心事重重……我知道,你正走在“荦确”的人生之路上,迎着“问题”,迎着数不清的困难,迎着甚至足以摧垮一个人的信心意志的磨难,但请听我说,赶快乐观起来吧,因为你也正在走向喷薄的太阳。
题目
①人生漫漫 问题多多(对偶式)
②莫嫌荦确坡头路(引用式)
③总把霜雪蔑(自创式)
④阳光总在风雨后(引用歌名式)
[例文①]
花开花落总是春
高三学生 傅强
为何眉头深锁着“黄梅时节家家雨”,却不知举目便是“青草池边处处花”?
为何耳畔低徊着“风过芭蕉雨滴残”,却不知倾耳即听“百鸟枝头唱春山”?
即便赏过鼓乐笙箫,也得品味“三杯两盏残淡酒”。
就算曾经戏潮浪尖,也得淡渡“花自飘零水自流”。
生活就是这样,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你有你积年累月的烦恼,他有他百思焦急的忧愁;你有你不请自来的苦闷,他有他难以倾吐的衷肠……既然烦恼忧愁随处可见,既然肝肠寸断于事无补,那么何不平心静气任云舒卷,任春来去,任那“花开花落两由之”?用最好的心情去盘点生活,轻装上阵!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不知道如何摆脱痛苦与创伤、清除过错与愧疚,必然会使脚步减缓、心情透支。因此要经常打扫心灵的库房,清扫昨日的烦恼,腾出空间存放更多今天的快乐,并为未来留下隙地。登高望远,拓宽心灵所达到的境界,世界自然就会宽大、开朗起来,紧锁着烦闷的眉头自然就会化作漾着幸福的眼眸,我们也就不再会是呻吟于深切苦痛的怯懦者,却会以乐观的心态尽览人间春色,品鉴人生的大滋味。
用最好的心情去盘点生活,轻装上阵,你自会多一份淡泊,少一分苦涩。也许像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般的闲适;也许像太白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般的高洁。抛开烦恼,任思绪纷飞,在一片无人涉足的原野上纵情驰骋,看黄昏落日,赏万紫千红。
清点生活,轻装上阵,你会多一份从容。你会发现沙漠很美,渴望去寻一方绿洲;你会发现空谷很美,企盼去撷一支幽兰;你会发现生活很美,歆羡梵高敢于将心灵曝晒于阳光的炙热。
清点生活,轻装上阵,你会多一份超脱。摒弃功名利禄,是是非非,忘却悲欢离合,荣辱贵贱。张开心扉,听天籁之音,用身感受,用心领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过往的悲伤留在过往,沿途的忧愁沿途遗忘,灵魂蜕去了沉重的外壳,无限风光自然会映入心窗。
潇潇洒洒,处处杨柳堪系马。
坦坦荡荡,家家有路到长安。
【点评】
许多书店的老板都认识我;只要我一去,他们的手下人立刻就会把刚来的一些内容厚重,印刷也十分精美带有硬壳的精装本,从柜台上拿下来,打好包……但那天,却很让南极书城的那位老板失望。一进门我就问:“有没有很浅很浅的书?”老板很吃惊,“前额亮晶晶,圆睁睁着近视的双眼”仔细地打量了我半天,仿佛我刚从火星上下来一样,就剩下没问我火星上到底有没有水了……但还是热情不减地让他雇员搬来了一些诸如《小故事大智慧》之类的书。我粗略地翻看了一下,正是我极为“需要”的还能叫做书的书。其实我是为了我现在还能称之为学生的孩子们买的。因为,我发现了一个秘密:高考作文命题的材料都是从这样的书中滥觞出去的。回到学校,我便一目十行地翻开了。一个材料,使我就像发现我“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情人”蓦然来到了我的身边一样。
“一个神情忧郁的男子坐在咖啡厅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一个人闷闷地喝着咖啡。在他不远处坐着一位老人,老人一直在关注着这个人。
终于,老人走上前去,对这个人说:‘你一定遇上什么难题,如果你愿意告诉我,我希望我可以帮助你。’
这个人看老人一眼,冷冷地说:‘你帮不了我,我的问题太多了。’
老人掏出名片,递给他,接着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
这个人没有拒绝,随老人坐车来到了郊外。下车后,老人指着一排排的墓碑说:‘你看见了吗,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人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
于是我就把它作为材料,让我的学生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我满以为我的学生们一定会在我预想的范围内立意写作文。那些立意就是:
①没有问题的人生是没有的.字要你有追求,要奋斗,想在自己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中有所建树,获得辉煌,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②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的遇到问题、困难、挫折、打击、磨难,甚至灾难的并且一定要战胜它们的过程。
③“问题”是上帝馈赠给我们的一笔厚礼,我们珍视它,用好它,就一定会迎接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④从老人把一个几乎被所谓的“问题”压垮了的青年,通过故事中巧妙的方法,“使他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的角度,我们还可以把观点确立在:总有一种方法是最好的。
我甚至还下了水,写了两个开头,启发一下孩子们的思路:
“小草要茁长,那硗薄坚硬的地皮,便是她必须要面对也必须要战胜的“问题”;小溪要流向远方,一路上的沟沟坎坎、悬崖峭壁,便是它必须接受也必须战胜的“问题”……人,‘志当存高远’,心事‘当拿云’,请记住:鲜花永远不是有来铺路的,而是用来肯定有你的勇气,你的付出,点缀辉煌的。”
“亲爱的,请别那样忧郁,别那样眉头紧锁,别那样心事重重……我知道,你正走在‘荦确’的人生之路上,迎着‘问题’,迎着数不清的困难,迎着甚至足以摧垮一个人的信心意志的磨难,但请听我说,赶快乐观起来吧,因为你也正在走向喷薄的太阳。”
但,让我学生们却“百花齐放”起来,一摞子作文,不,满眼的“姹紫嫣红”却使我心热得眼睛都湿了!他们写得太好了,不信,就读读,不,用心去感受一下傅强的这篇作文吧。(孙长江)
[例文②]
原来,我们都可以做得更好
高三学生 韩晓彤
草木枯荣,花开花败,自然之理;可生长于崖隙间的松柏,却从未因为环境的恶劣而放弃每一次青葱的机会。秋天去了,冬就来了,年年如是;可硬是被命运之神安排在了雪线以上的雪莲,却欢呼着自己的花季到了……同样,每一个有着鲜活生命的人,又何尝不该是这样呢?
也许命运是个促狭鬼,总爱捉弄人,也许是上帝不喜欢人类优哉游哉地在世上白走一遭,于是便设计了许多的“问题”、难题,来铸就无数的精英,无数的精魂?
有谁能预言,一个债台高筑的破落户——巴尔扎克,却成了世界上最高产的伟大作家?促使他完成了他人生最惊人的蜕变的,正是那笔巨额的赔款!人生遭际中还有比这更大的“问题”了吗?恩格斯说:“愤怒出诗人。”套用一下:“悲凉生才人。”正是这常人难以承受的“问题”,激发了他的斗志与灵感,使得他才思泉涌,完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巨著《人间喜剧》。
有谁能预言,一个白人,始终在关注着贫民窟中的黑人的命运——林肯,却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促使他完成了人生最撼人的蜕变的,却是他永远的微笑,和一句浅近的箴言:“永不言败的执著努力最终会开花结果。”假使那时的他认同了命运的安排,与许多贫民窟中的黑人孩子一样,自暴自弃,撒野于破破烂烂街头,醉倒在烟气弥漫的酒馆,莫说在政坛上,也许至今在美国的公共汽车上,黑人也还是只有站着的权利。
有谁能预言,一个正处在人生最“狂妄”的年纪却成了永远只能坐在轮椅上的年轻人——史铁生,却成了深受当代年轻读者喜爱的作家?如果说“没有问题的人生是不存在的”,那么我以为史铁生遭遇到的“问题”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所谓的烦恼、苦闷、忧伤,但他却很快就从地坛的那片荫翳下,看着“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的万道金光”里,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和勇气,于是我们读到了《午餐半小时》、《命运琴弦》、《奶奶的星星》,读到了《老屋小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请以乐观、积极、昂扬的心态去看待生活吧!没有哪一个人的人生的天幕上从未出现过阴霾与雷霆,也不会有哪一个人的人生之路上从未飘飞过黄叶与“落蕊”,松开你紧皱着的眉,敞开你快乐的心,相信,原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得更好!
【点评】我曾亲眼见过她——韩晓彤在考场中写作文的情景:眼睛看着天花板,定定的,也就是三分钟吧,仿佛在那光秃秃的棚顶上,她终于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写成后的文章俏丽的模样;此时,在她的手中一直转动的笔忽然停止了旋转,笔尖便在稿纸上迅疾地奔跑起来;我只是一错神,当我的目光再回到她的卷子上时,原本白茫茫一片的稿纸上已布满了娟秀的字迹,不,又一篇由娟秀的字连缀而成的佳作“问世”了!
“率性为文,如夙构已久!”我不禁又感慨起来。
感慨她的颖慧,她的灵气,她的文思,她的……颖慧的她,总是那么“愉快”地接受着同样为现阶段“中国式高考”所逼迫因而也十分无奈的老师逼不得已杜撰出来的“文章之道”,并“努力”践行着!富有灵气的她,又总能在“带着镣铐跳舞”时跳出自己独特的舞步与风姿,以此来愉悦疲惫不堪的老师,让他们止住连天的哈欠,进入到一个与“美”有点关系的“境界”……开头多好!两个自然段,第一段采用类比法,信手拈来“松柏”、“雪莲”,“命令”它们为在许多人眼中本来就该是枯燥干巴味同嚼蜡的议论文添一抹带着芬芳的绿意;随后,小作者把原本可以与第一段“焊接”在一起的文字,偏“让”它们独立成段,如枢纽般,承上启下;如宝石般,璀璨耀目。正是因为有了对于第一段是结语,对于以下三段文字简直就是“提挈语”的短短一段落,文章才变得如此熨帖,如此天衣无缝。接下来,三个事例,三个段落,“呈”并列状,煞是好看;用的虽然都是“叙例法”,但由于小作者有着出众“超凡”的驾驭文字的才能,我们读到的就不再是面目可憎的“繁冗”与拖沓,而是亲切可人的“洗练”与凝重。水到渠自成,该结尾了,余勇可贾的小作者,没有半点懈怠与大意,更无丝毫“江郎才尽”之窘,相反,她却写得越来越起劲;“没有哪一个人的人生的天幕上从未出现过阴霾与雷霆,也不会有哪一个人的人生之路上从未飘飞过黄叶与‘落蕊’”有谁会不喜欢这样的句子呢?真有如格言警语一般,读之琅琅,“嚼”之乃“互芬齿颊者也”!
“饶舌”也是该有结尾的吧?那好,就用一句最无奈的话为本文作结:为了敲开大学门,请“愉快”地接受老师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文章之道”吧。(孙长江)
上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12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下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125):“石头与山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