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112):“ 幸运的黑羊”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3/12/7 19:38:54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事物总是有其长处及短处,人亦是如此。然而,纵观古今中外,凡能成就一番伟业的大都是知人善任的贤士。

烟灰未灭山东起,刘汉原来不读书。可为什么偏偏是这不读书的刘邦得了天下呢?原因就在于他的知人善任。韩信虽手无缚鸡之力却是个难得的将帅之才,刘邦深知自己带兵打仗不如他,故让他带兵打仗。张良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刘邦深知自己的谋略不如他,便让他出谋划策。萧何善于调解人际关系,是治国之能臣刘邦就任命他为宰相……正是他能知人善任,让属下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因而成就了帝业。

相比之下,项羽就逊色多了。他虽然自己力拔山兮气盖世,却是有勇无谋,且不善于用人,终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人无完人,作为一个团体的领导者,只有做到知人善任,才能让每个人的闪光点都迸发出炫丽的火花,为自己的成功增加砝码。

作为一个团体,成员必定是各式各样的才能都有的,或许个别还挺刺眼,正如一大群白羊中的黑羊。作为领导者,是否可以因为看着碍眼而想方设法摆脱掉?说不定,到了关键时刻,他也会像黑羊那样因其独特之处而发挥重要作用,为团体立下赫赫战功。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就要善于挖掘每个成员的长处,并且很好地让他们发展壮大,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现代竞争十分激烈,能否知人善任关系到个人的成败,企业的兴衰,国家的强弱。因此有人感叹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不学会知人善任是不行的。在这一点上,不妨学学《水浒传》的宋江。

宋江可称得上是一位知人善任的领导者的典范。聚集在梁山的108个好汉,个个性格独特,其中不乏有像李逵这样的难驾驭的野马。然而宋江却能让他们一个个心服口服地听自己调遣,何哉?就是他能知人善任。先了解每个人的性格、爱好、长处,再投其所好,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让他们觉得自己得到赏识、受到重用,因而更能调动其积极性,使团体迸发出活力。

一个不懂得知人善任的人不配当领导者,就像一个不知道黑羊的价值的牧人就不配拥有它。

知人善任,点亮别人的闪光点,照亮大家前进的方向。

 

【点评】本文作者可谓是火眼金睛,具有对材料的敏锐洞察力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力。开篇引述,自然引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运用引证法并举典型事例辩证分析,事理结合,有力论证了知人善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