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还在生气啊?”他首先打破了沉默,我没有答话。不是我不想说,而是我不知道说什么好。终于,我伸手抱住了父亲。这是一个久违的举动,我明显地感觉到父亲颤抖了一下。父亲用他的大手裹住了我的小手,那温暖可以融化世界上所有的冰川;那关爱可以化解世界上所有的隔阂;那力量可以摧毁世界上所有的“围墙”。贴在父亲的脊背上,我才发现父亲的脊背不复挺直,似乎生活的重压在他的脊背上留下了痕迹。
外面,还是蝉鸣蛙叫,可是我觉得非常悦耳,因为我的心不再烦躁。
(模拟评分)
内容:本文借助父女之间感情的转变,表达了两代人之间的体谅、理解开篇的“一巴掌”,让情节在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开,给读者以强烈的阅读期待。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得知了原委,随着故事的发展,父女矛盾渐渐地化解了。最后,云开日出,父女之爱成功“突围”。因为叙写到位,这样的曲折显得自然,不做作,故本项评22分。
表达:从本文开头“牢固得不可动摇”的后置句,中间的“静得……静得……静得……静得……”等排比句可以看出作者不错的文字功底。另外,本文的环境描写,在渲染气氛、塑造人物等方面很出色。如“恼人的蝉鸣蛙叫”与“仍旧是蝉鸣蛙叫”以及“还是蝉鸣蛙叫”形成了呼应,很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心境。故本项评22分。
发展等级:本文语言清新,叙写与抒情相结合,文章在立意上似乎缺少新意,但在叙写中,作者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语言,有文采、有个性的长处,将故事写得一波三折,自然流畅。故本项评18分。
综合以上亮点,该作文最后得分:内容 表达 发展等级=62分。
《突围》优秀作文片断: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无法走出的围墙,人须给自己一些勇气,击倒阻碍我们前进的这些墙,我们才会看见更广阔的世界。(考生1)
1.司马迁突出了屈辱的重围而著《史记》,李白突出官场失意的重围而成为一代诗仙,陶渊明突出“五斗米”的困惑而找到田园生活的真乐。历史为我们见证——只有突出重围才能成就非凡。
2.灵魂渴望照见开启潘多拉盒时的刹那光芒,精神渴望到达人生的伊甸园,情感期待登上诺亚方舟去谱写新章。一切都想逃脱,一切都想前行,然而我们只有突出重围,用青春做本钱,用睿智做抵押,用永不言败做支柱,撞开心灵的墙就打开了人生的精美画卷;清澈见底的淙淙流水,巍峨厚重的绵延群山,美仑美奂的崭新建筑,突出重围,一切如此美妙!(考生2)
1.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突围的过程。
2.那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落魄,陷入心灵的困境。最后他顿悟了,突破了心灵的围困,成了千古文豪。
那个曾叱咤风云的霸王因垓下之战而失败,陷入身心两困的境地,最后虽突破了战场上敌人的包围,然而却未能突破心灵上的敌人的围困,乌江自刎,让后人叹息。(考生3)
将一只老鼠放一个笼子里,它会四处逃窜,它在干什么呢?玩耍吗?不,在逃跑,试图突围。其时有时我们担负巨大的压力,思想背上沉重包袱时,在某种程度上不也如那只老鼠吗?此时,我们只有选择突围。(考生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朋友们,当我们被俗世的生活压的喘不过气来,心灵的甘泉快要枯竭时,不妨暂且跳出这俗世洪流,让心灵获得片刻宁静。(考生5)
战争年代,“突围”意味着胜利,意味着力量。然而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否也要突围呢?心灵的困惑、迷惘如同一团遮眼的浮云,挡住了我们的视线,阻碍了我们的心灵,我们只有拨去这团浮云,让我们的心灵突出重围,才能见到灵魂的月亮。(考生6)
1.当你被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烦恼包围时,不要害怕,面对它们,克服它们,只要你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就能突出重围。
2.楚霸王项羽被围垓下,他没有突围,导致兵败自刎;蜀汉名将赵云在长坂坡怀抱幼主,单枪匹马从曹操三十万大军包围中突围出来,成就千古美名。
3.突围是人类不怕失败,不怕困难的宝贵品质。(考生7)
1.昔日红军长征,摆脱敌人的“围剿”是突围;现在改革开放,摆脱经济落后之境是突围;而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摆脱心灵精神上的围困也是突围。
2.什么是突围?顾名思义,突围就是突出重围,使被困着得以自由,在许多人都被这样或那样思想所束缚的今天,我们应突出重围,得建精神家园。(考生8)
1.陆放翁曾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表达他走开迷路困境时的欣喜。人生的旅途中同样也会有迷茫,怅惘的时候,只要我们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去面对,对繁乱的心灵进行“突围”,也会获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47):“慢”
下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49):“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