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高考考生家长排忧解难(1) |
|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3/5/8 18:24:19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
|
高考对每名考生都是一次考验,对家长们来说更是一次挑战。许多考生的家长因一想到孩子即将高考,心里就禁不住一阵阵发慌。那么家长在孩子最后冲刺阶段,如何才能减轻精神压力,并预防生理上一些疾病呢?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詹锦华理事--福建省心理卫生协会 林淑琴主任医师--福建省人民医院医务科 心理 家长要给孩子乐观情绪 每当高考来临,不仅是学生如临大敌,家长们个个也都在“浴血奋战”,尤其是高考的前几天,更是有不少家长索性请假回家,24小时陪护在孩子身边,期望着能最后再帮孩子点什么。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处于一种紧张而焦躁的期盼状态中,在有的高考考生家庭中,许多家长甚至比考生还要紧张。 家长要学会自我减压 家长可以通过分散注意力实现减压。第一,不要放弃工作,把所有的关注点集中在孩子身上只能给自己和孩子带来更大压力,对于平时能自觉学习的孩子,没必要在考前对他们给予过度关注和担心,以免给孩子增添过多的心理负担。 也不是说不管孩子,该做的后勤工作仍然要做,但不要有刻意地改变,例如孩子原先吃什么,现在就还是吃什么,也不要做独食,因为那传递给孩子的意思是“我比以前更加关注你了”,这会在无形中增加孩子的焦虑感; 第二,和同龄人尤其是同样“家有考生”的朋友多交流,你会发现,谁家的孩子都不那么“省心”,你不必为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小毛病彻夜难眠。 调整过高的期望值 家长们应该全面地接纳孩子,调整过高的期望值。孩子学习成绩好与不好,是一种客观事实。做家长的不但要接纳孩子好的一面,也要接纳孩子不好的一面。 家长们还应该面对现实。在现有的招生规模下,必然有考生落榜。如果家长不能接受这些现实情况,一味地要求孩子考出好成绩,甚至要争个前几名,只能让孩子更加紧张、更加不自信。结果将适得其反,使孩子在考试中难以发挥理想状态。家长只有心态平和,对考生的负面影响才会降到最低限度。 可以和孩子多交流 那么该如何放松家长焦虑的心情呢? 建议每天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会儿运动,比如饭后散步,让孩子适当看看电视或听听轻音乐,随意聊些轻松的话题有助于放松彼此的心情。 一旦有焦虑情绪,不要透过语气、行为以及语言投射到孩子身上。一定要宣泄的话,可以找朋友、同事诉说,或者去心理门诊咨询。 当然,家长也可以适当把这种焦虑的情绪和孩子交流,询问孩子希望父母怎么做,而不是一味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这样对解除双方的紧张感都有益处。
上一篇文章: 高考5大误区 家长要避开
下一篇文章: 帮助高考考生家长排忧解难(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