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教师频道 > 作文教学 > 正文         ★★★
 
高考作文审题 教案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9/7/5 9:39:58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料本身对母语的涵义、性质、价值和意义以及母语与我的关系等方面作了解读,为考生理解、体会后自选角度立意写作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类似的命题形式还有2006年高考天津卷的愿景2006年北京卷的北京的符号,材料对话题和题目中的概念愿景”“符号作了解释和说明,为学生审题降低了门槛,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明确的写作指向。

  

  七、诗词和名言警句型 

  1、材料特征

  1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一首小诗诗歌意象是我们熟悉的且易理解的或一些名言警句。

  2要求学生根据诗歌的意蕴或象征意义产生联想或感悟,进行作文。

  3诗词型的不能写成诗歌或诗句鉴赏短文。

  2、审题要点

  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意的,而诗歌的意象都具有指代性和象征性,审题时可抓住意象这一特点去联想、体会,捕捉它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和所指的对象,然后立意作文。名言警句一般是经过长时间积淀下来的不可随意更改的哲理性的语言。对警句型材料一般不只一则审题时,我们要先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生活现象或哲理,再把它置于当今时代背景下去分析解读,发掘其中的合理和不合理的部分,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如《伶官传序》中有这样一则名言:忧劳可以兴国,豫逸可以亡身。从历史教训层面上看,有其合理性,若从当今信息化社会实情看,忧劳可以亡身(如过劳死”“重复建设等)豫逸可以兴国(借助高科技进行工农业生产、缩小工期提高效率等)都是成立的命题。

  3、典型例析

  例如2006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目就是采用著名诗人雷抒雁的小诗《星星》:

  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所取。/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渍,/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分析】

  今年高考作文貌似话题作文,实则为材料作文(材料为诗歌)。因为命题者特别提醒考生联想或感悟要与这首诗的寓意有关,即必须以所给材料的主旨为作文的中心来写,否则就有可能被判为离题,这是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区别之所在。

  审题时要抓住星星这个意象,星星可代指一个事物或一个人物,还可指某种理想、梦想或美好的东西等。再从诗歌内容上看,指的又是两种相反的认识,人们因位置、角度不同出现截然相反的认识。其实,星星还是那颗星星,人们由于距离、主观想象、个人偏好,或某种因素等造成了认识上的偏差。所给材料立意的角度很宽泛,可写现象与本质”“距离与认识,也可写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的对比。总之,只要抓住二者的内在联系立意,审题就不会出现差错。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