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教师频道 > 写作案例 > 正文         ★★★
 
专家指导2013年高三写作教学的十个意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3/1/19 19:17:39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到话题,点明你的行文和话题的关系,引领读者随你的思维而去。你要让阅卷人快速清晰地“看到”你的立意,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阅卷人很难有余暇去咀嚼品味你含蓄朦胧的意旨的,对绝大多数考生而言,与其委婉不如直接,与其含蓄不如鲜明。点题之笔,是高考作文必不可少的一道防火墙。

3.八百字意识

考试作文字数的限制是一个牢笼,不少于八百字其实就是要学生把字数控制在八百至八百五十字之间,而且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要完成一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首尾呼应的文章,其实难度是非常大的,我们的教师一定要研究这个问题,研究如何让学生快速完成八百字,以最大限度的消灭字数不足甚至作文残篇,实际上在第一卷不断压缩第二卷书写量不断加大的趋势下,2005高考作文残篇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

同时,我们还要研究八百字作文的基本架构,尤其是入题要快,结尾不能冗长等等,我曾经看过我们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子的作文,写到470个字还没有进入正题,显然不合适,800字的作文要在150字内写完开头进入正文,否则“凤头“无从说起。

顺便说一下我为什么不提倡中下层面的学生写记叙性的文章,除了考虑他们的笔力和终身发展的要求外,还考虑到在固定的800字左右操作一个故事非常难以掌控。

4.快速架构意识

高考写作既是实力战,又是谋略战时间战,考场作文是急就章,要在不超过6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就阅卷主体来讲,是浏览者,高速运作的机制决定了阅卷人只能在最多两分钟内浏览完毕并作出判断给出分数。这二者都决定了考场作文在结构上的一些特殊要求。首先是结构必须有头有尾,层次清楚,清晰明朗,条分缕析,使阅卷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进程,如果文章结构残缺不全、颠三倒四、主次不分,不能让阅卷人在快速审读中迅速把握你的思维逻辑,那就很有可能被打入另册。所、随同、虽然考场作文不允许像平时作文那样精雕细琢。但写作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如审题、构思等,不宜求快,万万不可还没有把全局想清楚,就匆忙下笔。欲速不达。立框架、拟提纲要快,如果很久都想不出全文的逻辑进程,势必导致想到一句写一句,想到一点写一点。前言不搭后语,段落关系混乱,在写作的运筹谋划中,要把握时机、运用才智、调整行动,正确运用快慢术,才能取得应试作文的好成绩。

我们的备考首先就要训练快速完篇的能力,这个能力的训练要从思维及结构两个层面进行,从思维的层面,要训练拿到一个题目后怎样“想”,比如,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方向上展开思考,从话题及话题材料出发进行同向及逆向联想等,逐步形成快速构思能力。同时,思维的结果要落实在结构上,广大教师要深入研究怎样的结构快捷而又不呆板,同时适合阅卷人快速浏览。中下层面的学生不妨有一些经过长期操练以了然于胸的结构模式特征,以便于在考场上迅速架构文章快速完篇。

5.例文引路意识

整个高三写作备考阶段,我们的教师都绝对不能只是满足于对学生提要求,不要只是说考试作文要怎样,而是拿出例子让他看考试作文应该是怎样的,一定要用大量的例文去引导学生。要作好学生习作及其它例文的及时合作编印分发工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基本前提,这是古今中外所有成功的写作者的共识,到了高三,读破万卷书已经没有可能了,那么,我们该读什么,怎么读?在什么时间读?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冷静思考的。

首先,我们要考虑时间与精力的限制,面临巨大升学压力的高三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作为一门课的语文,在整个学习时间里,不应该占过大比例,语文没有权力占用学习其他学科的时间,当然大家也不愿意牺牲其它科目来大量研读名著和大部头的作品。时间和精力的下限钳制了研读名著和大部头的作品效益与成绩的上限。

其次,我们要考虑我们的写作缺少的是什么,反思我们的语文学习,就会发现,我们虽然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时代,但由于原本生活环境的封闭以及对粤方言为主的港澳文化的盲目尊崇,加之小学初中阶段方言授课现象和粤方言广播电影电视甚至书面读物的大量存在,我们“接受”和“表达”这一言语活动的两极都处在粤方言的强势笼罩之下,听说读写都以“白话”为主要工具,方言语汇、方言句式在我们言语能力生成的最重要阶段过于强大地不断“类化”着我们的言语经验,导致粤方言区大部分学生不仅普通话发音普遍不准,更严峻的是两大问题一是普通话语汇严重匮乏,一是表达系统严重不规范。词汇量的贫乏导致表达苍白,词不达意,表达系统不规范导致句式混乱,语感不强。这是严重制约我们普通话表达与交流能力的两大瓶颈。我们要认真反思:为什么在学了十年的语文后词汇量还是如此贫乏?为什么语文教学的效率如此低下?其原因固然相当复杂,就课本来看,词汇量少而分散,更由于篇目的限制,词语的复现频率很低,不符合积累识记的科学规律。而条分缕析的课堂教学更少顾及词汇量的积累,作为人类思维和表达的主要凭借的词汇的贫乏,直接造成了思维萎缩,思路枯涩,句式呆板单一。一句话,我们的语文学习在各种花架子之下忽视了一个简单的常识: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句法是语言的建筑规则,材料供给不足建筑规则混乱的言语建设工程必然是“少慢差费”的“豆腐渣”工程。

同时,由于我们生活的相对封闭和单纯,我们对生活的认知和思考还处在相当稚嫩相当概念化的层次,表现在写作上,材料单调贫乏,内容幼稚。立意趋同,认识相类,缺乏独到见解和新锐的思想。

就高考的需要而言,考场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作品?其实就是漂亮的千字文,就是时下各种报刊中常见的千字左右的故事、随笔、议论散文。

因此,我们应该有目的有方向性地阅读千字左右的时文美文伙伴文,阅读符合我们认知水平、思想性强、内蕴丰厚的美文和报刊,要让时文走上课桌走进课堂,用词汇密集、句式多样的时文阅读材料来弥补课本之不足。阅读不必过多追求“经典”,而是要以文章内容的现代、材料的丰富、思想的新锐、语感的通达为标准,力求选择喜欢读能读懂的作品,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质,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滋养我们的良好语感,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全面优化自己的语文素养,为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下层面的学生,要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贫乏是作文的致命伤,如2004年广东高考作文就击中了学生材料积累的“软肋”,学生缺乏关于“语言与沟通”关系的背景材料,作文只好重复罗嗦地阐述一些单薄的认识甚至大段照搬引言中的寓言。从评卷标准看,无论是“材料丰富”、“材料新鲜”,还是“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有文采”等方面的要求,都体现了积累的重要作用,也体现了命题者对材料的高度重视。

能不能找到一种更具选择性更低耗高效的手段来突破我们中下层面的学生表达与交流的瓶颈呢?当代著名作家梁衡说:“我曾想,语文教材要解决什么。---我想从初一到高三,能不能给学生编一点最精彩的修辞段落,把最精彩的段落拉出来,让学生综合理解---人一生当中一定有一些最基本的记忆单元和要素,这个记忆要素是他一生当中必须用的,最好在青少年时期,尽量一次性解决。---就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记忆优势,把语文教材同时变成一本记忆教材,为学生的一生打一个好基础。” 梁衡先生是从学习修辞的角度来谈的,但我们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思想,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编以词语和表达规范为纲目的精彩语段,来解决我们在语文素养上的基本问题。因此,在阅读时文的同时要阅读大量优秀的文段甚至背诵文段,以丰富积累规范表达。

大量例文的引导其实就是要解决思想贫弱的问题,解决写作的素材贫乏的问题,也要解决语言模板问题。

在确定了阅读基本方向之后,还必须清楚该怎样读,我们的基本策略是“边读边剪、边读边摘”,也就是从惯常的浏览式消遣式的阅读转向学习式吸纳式的阅读,每个学生都应该有一本剪贴摘录本,在阅读中看到经典的句子、精彩的段落、有益的故事等等都可以剪贴或摘录下来,最终形成题材多样、体裁灵活、篇幅短小,现实感、思想性与文学性都较强的而且很具个性特征的写作素材库,这样既不会占用过多的时间,又能大大开阔视野,提高评论与批判选择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如果能对剪贴摘录的东西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与评论,不但有利于形成审视事物的独特视角,提高我们的思维深度,而且在理性的思考与分析当中,我们会产生深层次的阅读兴趣,不断提高阅读品味与阅读意识,写作也就不会是无米之炊了。

当然,高三的阅读是有一定的功利性的,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应对考试,我们还要适当地阅读一些考场作文,探寻高分作文的秘密,发现作文低分的根由,从而更清楚地知道考场作文的规则和潜规则,更清晰地认识到高三作文备考努力的方向。同时,我们要尽可能的发现学生习作中优秀的作品,一方面鼓励学生,使之有“效能感“,一方面引导伙伴。

高三时间紧任务重,该在什么时间读呢?一方面,大家要充分利用一些“边角料”的时间,古人讲读书有“三上”,即“马上、厕上、床上”,值得借鉴。但我们也要把阅读向课内转移,尤其是语文的早读绝对不能完全用来解题,课堂时间不能完全沉迷的题海之中,要调剂出一部分时间用于阅读。

阅读,是写作能力提升的基本前提,我们要在阅读中感悟汉语之美,构造起自己的精神家园,进而学会正确而自如地用汉语表达自己,这是中学语文学习的根本,也是我们高考胜利的保证。

6.文体规范意识

话题作文的要求,一贯以”三自”为原则,其中“文体自选”引起了一些误解,不少人以为“文体自选”就是“淡化文体”,就是不再对文体规范有要求,这其实是对高考作文的极大的误解。

就命题的要求来看,“自选”强调的是“选”,也就是说考生要选择一种自己拿手的文体来写,一旦选定,就要严格按照所选定的文体的规范来行文。八百字的一篇短文却要在几种文体间游移不定,写出来势必就是“四不像”。从考场的行文选择来看,有一些题目并不适合用随便哪种文体来写作,如2003年上海的《杂》,能写出高质量的记叙文可称得上是“天才”,而且大多数考生也不是随便哪种文体都能操作的游刃有余。 从阅卷场的操作来看,对文体也是有严格的要求的,《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基础等级”在“表达”分项中的第一要求就是“符合文体要求”,那些文体特征混乱的文章只能进入三等“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甚至四等“不符合文体要求”。

就考场作文的具体情况来看,近年来高考作文在文体方面存在以下三个方面明显的误区。

一是作文文体特征不明,有些作文前面一半篇幅在议论,后面一般在讲故事。有些作文开头结尾是明显的议论,中间夹一个故事,甚至有作文前面是散文后面是日记,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反映出考生文体意识差,高中三年连一种规范的文体的写作技能都没有掌握。当然会被严判。

二是选择的不是自己擅长的文体,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只为讨巧,有的考生从未搞过创作,又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却胡乱幻想,设计情节,写“科幻小说”,结果不仅造成常识性的错误,胡编乱造的痕迹也显而易见;有的考生平时不读也根本不写剧本,却去和语言“对话”,结果许多对话实际都是“废话”。选择不擅长的表达方式去试场“冒险”,其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是盲目跟风,胡乱创新,文体花样翻新,牵强附会。什么说明书,病例,甚至有的还出成了试卷样子,在形式上煞费苦心,想以此去博取高分。在文体上绞尽脑汁求新求异,文章内容缺乏真知灼见反倒会引起阅卷老师的反感,当考生挖空心思满街找新文体时,放眼世界,又有哪篇传世名篇有什么怪异的文体呢?

因此,面对高考作文题,必须先想一想:它有没有隐含文体要求,如果确实没有限制,可以自由选择,那就必须扬自己的长处,选择自己平时熟悉并能驾驭的文体。而如果既不审察题目的文体要求,又不根据题意选择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一味想着“淡化文体”,草率下笔,以致造成文体上的重大失误,这样的教训太深刻了,一定要引以为戒。

面对高考,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文体本身并无高下之分,优劣的差异在于考生对所选定文体规范的掌握和操作能力,话题作文有一个重要的规定就是“文体自选”,首先要明白“自选”不是不要文体,是否符合文体要求依然是高考作文重要的评判标准。这一规定对我们复习备考的最大意义在于我们不必面面俱到,各种文体都会,在复习期间主攻一种文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