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教师频道 > 写作案例 > 正文         ★★★
 
小学一年级语文《风》的教学案例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9/9/26 11:43:53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自我踏上讲台,我就听说,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是上课的制胜法宝,要上好公开课,更是要将重点突出,难点分散。什么是难点?在各种教学参考资料里早就说白了,用不着你瞎操心,我的确也没有操过心。可是,这一次,参考资料涮了我,原来,它指出的难点竟然不是难点!

事情发生在我要对全区上的公开课上,所取的教材是: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里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刚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河水起波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作品,是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完成本文教学,我安排了2个课时。

依据区教科室领导的要求,我要以这一篇课文的教学探路,摸索怎么拓展教材预留的空间,引导学生与教师互动,扩展课程的生成性,把学生带进新课程,也为来我校听课的外校领导与教师示范,显然,我肩负的使命是光荣而沉重的。我决定以第一课时作为公开展示课。

要上好这节公开课,我需要进行排练。在排练课前,依据大纲,我确立的知识目标是,学生自主完成识字;能流利地朗读诗歌,感受风的神奇、有趣;能进行说诗。教学难点是,学生“流利地朗读诗歌”。开课10分钟,课堂教学在波澜不惊、山水不显中平淡进行。我手执课本,在组间走道上悠闲自得地带读,以为这样,就可以比较轻松地分散教学难点。可是,当第二遍还只读了一句“谁也没有看——见——过——风”时,倏忽,在我身后传来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老西(师),我看见过风!”“嗯?”我吃了一惊,忙回头,看见第一排站起一个小不点,一脸的真诚,一脸的稚气。

“你看见过——风?”

“我昨天看见了的。”

“我也看见了,”又一个声音说。

“我也……”一片嘈杂。

我停留在成人定势里的思维一下子乱了,人也一下子懵了,睁大的眼睛一动也不动,“你们都看见了风?”

霎时,教室里小眼看着大眼,大眼看着小眼,教室里静得只听见手表的走动。

静。好静!

“以学生为本,以伢为本”,我耳边突然响起一个熟悉的幽默声音。

我舒缓了一口气,有意压低了自己的声音,故作和蔼地说,“胡伟,你真的看见风了?”

“我昨天回家,看见风把塑料袋吹飞了。”

哦,原来是这样!我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下来。

“我也看见了,风把灰尘吹得漫天都是。”

七嘴八舌,好不热闹。

“啊,你们看见的那不是风。”我笑了。

“那是什么?”孩子们睁大眼睛不解地问。

“那是间接看见了风,真风是看不见的。”

“不是简洁(一个女同学的名字)一个人看见的,我们都看见了,”孩子们不依不饶,他们以为我只在表扬简洁一个人。

“我是说间接,不是简洁”。我几乎有些愠怒。

“老师,间接是什么?”

“间接是……间接……就是不是直接的”,这样的解释他们懂吗?我语塞了。

是啊,“间接”是什么?对于五、六岁的孩子,我怎么解释?

“老师,我在《忍者神龟》里看见过风,直转直转的。”

“天气预报里的台风也转。”

连气带急,我都要糊涂了,“《忍者神龟》里的风,天气预报里的台风,那是大人凭想象画出来的,真风是看不见的。”不知不觉中我提高了语调,而高声调吓住了好几个孩子。

船在阴沟里翻了,一节课才上到这里就卡住了壳。我满以为,“流利地朗读诗歌”是本节课的难点,谁知道一个“间接”,不仅把学生难住了,也把我难住了。这节课塌台了,我简直苕了。

“胡伟,你这小子!”现在记起来,我的牙都还痒痒的。

牙痒归牙痒,你还得给学生解释“间接”,不然,真上起公开课来,书上说“谁也没有看见过风”,胡伟偏要说他看见了风,不是出了我的大洋像?

为什么教学参考资料所说的难点,竟然在教学实践中衍变成了“间接”,而且是一个隐型难点?

下课后,我冥思苦想了好一阵,才似乎慢慢明白,成人世界与幼儿世界是不会一样的,只有孩子们的难点,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难点。教案预设的难点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我决定下一节课把电扇带进教室,分散这一难点。

第二节课一上,我就打开了电扇,顿时,一股凉风吹满教室。我问,“同学们,你们看见了风吗?”

“看见了。”活见鬼,他们竟然回答得这样整齐,这样快,而且都说“看见了”!

我气得圆睁双眼,孩子们吓得又屏住了呼吸。

你生气有什么用?孩子们是“看”见了,他们看见了墙上的纸在飞,看见了我的头发在飘动,你不让他们说“看见了”行吗?

我在原地转了一圈,让自己冷静下来。

“同学们,请你们把眼睛闭上。”一双双小眼睛闭上了。

“你们感觉到了风吗?”

“感觉到了。”又是一次整齐的回答。然而对这一次回答,我的感觉却比上一次好多了。

“你们是用眼睛看到风的吗?”

“不是。”

“我是脸感觉到的。”我的心怦然一动,这里是一个可以拓展的视角:风可以被学生的触觉接受,不也可以被听觉、嗅觉接受吗?陡生的教育机智使我忽然明白了师生互动的积极意义,也忽然对“教学相长”有了新的理解。原来教学过程的资源性可以这样表现出来!

“好,现在睁开眼睛,”我收回思绪,刚才的气也消了一大半。

“胡伟,你看,这里有风,是吗?”我用手指着墙上飘动的纸。

“嗯。”

“那么这里呢?”我用手指着纸与电扇之间的空间问。

“没有风。”因为这里没有可以飘动的物质,他看不见指示,所以说没有风。显然,孩子们的回答,更多的是直觉结论,然而这些直觉却是错觉。那些卡通片中的风、天气预报中形象化了的风,又再一次把孩子的直觉引向错位。

“你说风从那里来的?”我继续问。

“从电扇来的。”我要的就是这一句话。

“这里在纸的前面,这里没有风,纸那里怎么会有风呢?”

这会轮到胡伟懵了,这个聪明的小家伙睁大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刹是爱人。

“同学们,风是看不见的,你们是通过看见纸被风吹动,才知道了风,这就是间接看见的”。我趁热打铁,解释了“间接”。

为了巩固对“间接”的理解,我又举出了还几个例子,还让他们列举了许多间接看到风的例子。

这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就为了学生积累这一点生活经验。值吗?

哎,“间接”,这个半道杀出的程咬金,耽搁了我两个课时!

两节课过去了,我还在研究课的外围转。那么紧张的教学进度怎么办?心里那个急哟!

整个下半天都在想;一夜都没睡。第二天,我求救于同行们,大家一直讨论了好久。这节研究课可真难做!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终于有了分散难点,突出重点,进行课堂教学创新的好办法。

第三天上课,我将电扇放在教室门外,扇前放了一瓶香水,电扇忠实地在那里转悠着,阵阵清香随着凉风送进教室。

学生被我带进了一个真实的生活场境,我要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感受风的存在,并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老西(师),我闻到了风,蛮香。”

“老师,我脸上好凉快。”

“老师,我听到了风,嗡嗡地响。”

奇怪,今天就是没有一个人说“看见了”风。“老师,我间接地看见了风,看,您的头发在飘哩”。又是这个胡伟,他竟然说出了“间接”!我激动得都有点晕乎了。

越过了难点,下面的教学就如行云流水,连接龙式口头作文教学,都一气呵成了。

谁也没有看见风/不用说我和你/……。

学生接龙为:

谁也没有看见风/不用说我和你/妈妈的头发飘起来,风儿在这里。

谁也没有看见风/不用说我和你/电线嗡嗡叫/那是风在吹。

谁也没有看见风/不用说我和你/油菜花香飘来了/风儿刚刚过小江堤。

谁也没有看见风/不用说我和你/汗湿的衣服有点儿凉/那是风吹的。

……

这节课成功了。紧接着面对全区教师以及省里的专家所上的公开课也成功了。听课的领导与教师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教学,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了,这是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教学,教师也真正走进了新课程。听课的专家说,“一年级的学生能把口头接龙作文做成这样,是课堂教学创了新的结果。”这节课最终被湖北省创新教育荆州会议评为一等奖。学生反映怎样?小胡伟回家兴高采烈地告诉妈妈,“我会做诗了”。刘潞则跟爷爷说:“谁也没有看见风/不用说我和你/风车转起来/那是风在推。谁也没有看见风/不用说我和你/我闻到了油香/那是风走进了榨油厂……”他竟一口气说了7节。其实,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说上三两节了。

事情过去了,我的思考却依然继续。

我在想:什么才是“教学难点”?它应该产生于何处?是教学参考资料上的提示?是老师在备课过程中的认识?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把上好课的希望寄托在《教参》的身上,我们教师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课堂也就失去了鲜活的个性,新课程也就失去了它的生成性,失去了它尽可能大的教育性。上这节《风》,为什么一开始我就在阴沟里翻了船?就是因为课前我盲目地相信了《教参》,也没有“吃透”学生,没有认真分析学情,就想当然地以为学生有对风的体验,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积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视觉会在“风”上错位,也没有想到卡通画、天气预报节目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把想象当成了真实。而第二节课正因为帮助学生完成了生活经验的必要积累,才使教学没有重蹈覆辙。难点,首先是学生的难点,因为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就是说,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师的备课除了“备教材”之外,主要应该“备学生”。但是,今后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我怎样才能够做到“备学生”呢?

其次,我也想到:任何一节课都会有自己的难点。只有抓住了难点,才有可能突破难点。如果连难点都不知道在哪里?你怎么突破呢?但是,当老师确定的教学难点与学生实际学习中出现的难点不一致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到底是要“以学生为本”还是“以教学进度的完成为本”。面对着学生突然产生的困难与教学进度发生矛盾时,我们到底要牺牲什么?能做到两者都不牺牲吗?如果以牺牲教学进度为代价,那么课后补进度,时间从哪里来?这会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当学生没有生活经验时,为了教学的需要,我们老师都要补吗?当老师都不能补时,该怎么办?

此外,在公开课中,我敏锐地关注了教学过程的资源性,发现了视觉、触觉、听觉、嗅觉上的横向联系,有效引导了学生多角度地感知“风”,才使学生对课本诗歌接龙时一气呵成,而且把新教材的预留空间拓展得那样绚丽多彩。课后反思,我在第一节课中,是否没有真正吃透教材?教材中是否已经隐喻了让学生理解“直接”和“间接”的关系?我那节课的失败,是否在于没有充分使用教材?或许,《教参》把难点设定在“学生流利地朗读诗歌”,本身就没有很好地把握教材应有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里了”的含义。“理解”才是这一课应该设定的重点目标,一年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很有可能会出现“难点”。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