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进行了体能测试,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体能测试上大展身手。但在所有测试项目中,50×8长跑却是我们全体同学望而生畏的“鬼门关”!
长跑比赛中有个人尽皆知的理论:先保存体力,后面逐渐加速,最后奋力冲刺。于是,我把这一理论信奉为我的“赛场秘笈”。我和髙铭吾站在了起跑线上,我给他使了个眼色,他会意地点了点头。这时,裁判大声喊道:“预备——跑!”我和髙铭吾不紧不慢地跑了起来,我心想:“嗯,不愧是同道中人啊!想法居然跟我一模一样。”我们俩在行动上更是配合得颇有默契,步调一致,简直算得上是所有小组中跑得最整齐的了!
前两圈跑完以后,我们丝毫没有疲惫的感觉,我得意地对髙铭吾说:“怎么样?这个理论还真灵!”可接下来的两圈情况就急转直下了,我们的呼吸开始急促,嗓子干得就像要开裂了似的,两腿像灌满了铅,胸口发闷,几乎要窒息。我恍然大悟:这力气不像是银行里的存款,只要你不花,它就不会减少,反而还能拿点儿利息。
此时我已元气大伤,拼到了最后一圈时,髙铭吾龇牙咧嘴,脸紫涨的像个皮球,脸上的五官都扭曲在一起,表情十分痛苦!我使出浑身解数,用那可怜的一丁点儿力气,死命向前冲。可髙铭吾仗着人高马大,跨步又长,比我领先冲过终点,比我少用时0.4秒。我们原以为严格遵循理论,就算成绩不是太好,怎么也算个中等吧?可结果让我们大跌眼镜——2分30.6秒,比三年级小孩还差!
这该死的理论!
点评:小作者按照“该死的理论”去实践长跑,结果还是失败了,整篇文章描写十分细致,有趣。
南京师范大学附小五(6)班 姚羽思
上一篇文章: 我是一面墙
下一篇文章: 秋叶飘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