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深思与把握
——评2015年课标卷1满分作文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人是自然与社会的复合体,从自然角度,与之相连的是“人性”;从社会角度,与之相连的是“法规”。前者,汇集着“情”,后者聚合着“理”。
每想到“情”与“理”,我们总会想到“证父攘羊”,叶公认为“其父攘羊,其子证之”,就是“直”,而孔子则认为“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才是“直”。表面上看,叶公与孔子似乎存在着鸿沟与矛盾,实际上各自站在不同角度,并不冲突。前者强调的是礼法,后者强调的是人性;前者强调的是社会之理,后者强调的是人间真情。
情与理往往是统一的,不应该存在“理胜于情”或“理弱于情”的情况。
2015年课标卷1作文,考查的就是我们对情与理的深思与把握。
“小陈讼亲”的作文材料,从伦理角度来说,算是不孝行为,不合古已有之的“亲亲相隐”的文化传统面;从法律角度来说,又算正确之举,对父亲实施的是终级关爱。前者重“情”,但并非无“理”,后者则“理”“情”兼具。
现在我们来欣赏网传的两篇满分作文:
致小陈的一封信:爱的传播、沟通与表达
小陈:
小时候我们受过很多有关“家书”的教育,有诗词有电影有书报有歌曲,形式各异,深入人心大抵是因为爱在其间。今天借小陈你举报老陈的事给你写信,并非为了抒发亲情,也不是探讨“坑爹”,反而是想深入“传递”,即“互联网+”时代,爱的传播、沟通和表达。
你是个大学生,父亲总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迫于无奈,更是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你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这让我想起童年的电影《鸡毛信》。海娃与鬼子斗智斗勇终于通过羊群完成了任务。当然,小陈你和老陈不是“敌我矛盾”,但都是“命悬一线”。目前“互联网+”的时代,沟通介质和维度也是最受惠的红利之一,公开的私下的世界的中国的,QQ微信微博私信……你采取了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却也达到了劝阻父亲的目的。你的这一封特别的“家书”,的确是“95后”的另辟蹊径。
据称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但不可避免的,就方式方法也引发一些质疑,尤其是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亲情,我们都不是局外人和旁观者,尤其是琐碎日常中的菜篮子、米缸油缸酱缸醋缸……如何在传统的沟通中重构表达,抵达爱的路径,确实是一门艺术。
日本著名家庭伦理导演是枝裕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父亲去世前从未与父亲有过深入沟通,反倒在父亲去世后才更多地能继续发展和生长父子之间的默契。但在他的电影中,家庭始终是阳光撒进窗棂那一刻最温柔的出口。无独有偶,台湾已经过世的著名导演,被誉为“台湾社会的手术刀”的杨德昌,在他的最后一部电影《一一》开播受访时说:“这个电影是以家庭为单位出发,家庭具有很复杂的、互相交错的、层次感很丰富的厚度。《一一》代表简单自然,其实就是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不仅是言语的互相沟通,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
马克思几百年前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什么大事却比什么都重要。”到了当下,爱的教育并不缺乏,但切莫将爱的传承和表达局限于“局域网”的一隅。爱的“鸡毛信”当用则用,毕竟鸡飞蛋打一地鸡毛的家庭生活真的不符合现代社会组织的和谐发展。譬如小陈你可以给老陈买个蓝牙耳机,或者陪老陈看场主题思想为“听人劝吃饱饭”的电影,说不定效果也不亚于“鸡毛信”
明华 2015、6、7
这封信一起始,就开宗明义,打算与小陈就“爱的传播、沟通和表达”作交流。习作者并不认可小陈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父亲的做法(当然也不赞同警方将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书信没有空洞说理,而是将小陈做法与“鸡发信”故事相较,通过枝裕和杨德昌的受访讲说生动传达理想的沟通与交流方式。最后点出家的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富有人性和实效的劝说老陈的方法。
这一封书信,想要表达的是同样的爱,一是冰冷,一是温情;一是公开,一是含蓄,一是强硬,一是艺术。我们欣赏是后面这种的“爱的沟通与表达”。
再看第二篇。
致小陈的一封信:在行动前多一些思考
小陈:
女孩子长得好看与否不重要,性情厉害与否也无妨事。关键是生之为人,需要珍重生命,崇尚原则;仁厚礼信,世事洞明。然而世事往往纠结,彼此冲突,难求周全。你以珍重生命的名义,举报高速路上打电话又屡劝不止的父亲,且不论高速-电话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名师深度解读2015年汉语文卷作文审题:表象与实质
下一篇文章: 名师评2015年新课标2卷满分作文:思想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