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与2007年相比,仍然采用的是命题作文的形式。且同样在写作文题之前附上了一段引子材料。然而,从两个命题的标题来看,“好奇心”无论在选材、立意、构思,以及谋篇布局和体裁的选择上,都比2007年的“怀想天空”具有了新的思维发展以及创新的可行性。“好奇心”这个标题作文延续了以往江苏高考作文的命题理念:让考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而且继续在“人文性”上做文章。如果2007年的“怀想天空”侧重于表现生活的天空、人生的精神世界,那么今年的题目重点在于引导考生跳出书本,向课外延伸,关注生活,注重对科学探索的思维品质。
首先,要读懂“好奇心”,明确好奇心的含义。“好奇心”,是个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好奇”做了“心”的定语。什么是“好奇”?它是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心”,就是“思”与“想”,古人云“心之官则思”。所以,“好奇心”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即由好奇而产生的一种心路历程和心理状态。塞缪尔•约翰逊曾经说过:“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著名学者范曾说得好:“好奇心是科学之母。”好奇心是引导人们打开一扇扇科学殿堂的大门的钥匙,是帮助我们一步步攀登上科学阶梯或高峰的灵感。由此看来,好奇心不仅是儿童自发的幼稚火光,而且也是科学家点燃的终身不熄的智慧火焰与精神灵光。
接着,读懂引子材料中的提示话语。下面从写作素材的积累方面,谈谈这方面的内容。第一,“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这说明在成长的过程中谁都有过好奇心,甚至,有的人一生都伴随着好奇心。例如,爱因斯坦小时候生病时,他父亲送给他一枚指南针。这是中华民族的四大发明之一。爱因斯坦对异国的这个小小的玩意儿感到好奇,为什么它总是朝着南方?好奇心驱使他尝试把指南针拆开,探究能够指南的奥秘。由于好奇,爱因斯坦12岁时还不认识几何,却因为好奇而用三个星期独立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中学时代,通过在老师那里学来的日晷的原理,回家找了些废旧材料自己做成了日晷,并通过它来研究太阳和地球的运动规律。好奇心使哥白尼长大后,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推翻了过去一直认为是太阳绕地球转的“地心说”的错误说法。又如,牛顿年轻时对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感到好奇,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故事,都充分证明了“好奇心”是科学创造的根本所在。
第二,正确理解“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的提示语。此句为考生在发掘写作内涵方面的意义和立意方向指明了方向。先来分析材料中提供的、命题者所列出的八个词汇。“质疑”“发现”是两个动词,表明对好奇心产生的缘由是什么;“惊喜”“快乐”“烦恼”三个形容词,提示作者从“我”由好奇心带来的精神感受和心灵的思考;而“高尚”与“平庸”这两个形容词,正好一褒一贬,这是从选择材料上提示的。再说前六个都是正面的,说明只有“保持”好奇心才能带来“质疑”“发现”“智慧”等;后两个是负面的,说明失去好奇心将带来“烦恼”、变得“平庸”,而此八个中心词又与第一句紧密相衔接,说明命题本身体现出是引导考生“对未知世界的睿智之语”。
其次,选择适合写作题材的表达和自己擅长的文体。从写作要求来看,“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这表明既可以以记叙的表达方式为主,写成叙事性的作文,也可以以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写成说理性的文章。既可写自己,也可写他人。但是,高考作文强调文体分明,不管采用什么体裁,确定好之后,一定得按照选定的体裁来写,且全文保持此文体色彩。(朱庆和)
2008年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好奇心
满分佳作
好奇心
开窑的那一瞬,金光四起,只听见咝咝裂响在我的周身回荡……
景 德 名 瓷
德高望重的老师傅正一板一眼地给他新收的徒弟们授课。
那布满岁月沧桑的手滑过我的腰际,画出一个完美的弧度。老师傅凝神,对他的徒弟们道,这必将是景德镇最美的一件瓷器。
接着,那沧桑而有力的手颤颤巍巍地在我光滑的周身上刻下斑驳的纹案。如游龙走笔一般,矫健而又苍劲。
一名年幼的孩子正趴在窗口好奇地盯着我。我朝他微笑。马上我将进入那窑窖接受炉火的重重考验,而我的美丽也将令人惊叹不已
好 奇 开 窑
我被放进了那黑色的巨大的窑窖中等待着烈火的焚烧。然而,我不畏惧,美丽的背后一定会有付出。我的命运就是这重重烈火的锻炼,我流泪……
这一切都被那名年幼的孩子尽收眼底。他好奇地扭过头,望着我流着泪却坚毅的背影,眉头皱着,悲哀地目送我进入了炉窑。
他应该在好奇为何连陶器也会哭泣。我笃定,他看见了我流下的泪水。一滴又一滴地在这闷热难耐的炉窑中,一点又一点地蒸腾又蒸腾,在我的眼中结成一缕薄薄的茧。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为爱撑起一支长篙
下一篇文章: 最新五年高考满分作文评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