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6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平凡人生,因“花”不凡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11/17 10:29:37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2026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平凡人生,因“花”不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人民日报》

20254月,农民工诗人吕玉霞用诗歌记录劳作生活,作品被文学期刊收录,被誉为田间诗人

20258月,59岁河南建筑工人参加作家陈行甲读书会,陈行甲感动赠言你是我书写生涯中最高的褒奖!,并引用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是无穷无尽的表达敬意。

以上三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三则材料的核心是精神追求对平凡人生的意义,需明确心里种花的隐喻内涵——指在平凡生活中主动培育的精神寄托与价值追求,如文学、艺术、理想、热爱等,它能让人生摆脱荒芜。吕玉霞的诗歌、河南建筑工人对阅读的热爱,正是心里种花的具体实践:他们身处劳作的平凡甚至艰辛的生活中,却以文学为精神土壤,让人生绽放出别样光彩。需注意,材料并非否定劳作生活的现实意义,而是强调精神追求并非精英专属,即便身处平凡岗位、面对生活琐碎,也能通过心里种花”实现精神突围。同时,“心里种花”不是脱离现实的空想,而是扎根生活的热爱。吕玉霞的诗歌素材源于劳作,建筑工人的阅读与生活体验相融,二者体现“现实土壤滋养精神之花,精神之花照亮现实生活”的辩证统一。当下社会存在“功利化生存”的倾向,部分人认为“精神追求无用”,年轻人被“内卷”裹挟,只关注成绩、薪资等现实指标,忽视内心热爱;对农民工、建筑工人等群体,存在“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与精神追求无关”的刻板印象。材料中两位劳动者的案例,打破了这种偏见,证明精神追求是每个人的权利,无论职业、年龄,“心里种花”都能让平凡人生有温度、有厚度。

写作时,开篇可以材料切入,引出为何有的人生充实丰盈,有的人生却显荒芜的疑问,提出中心论点——无论身处何种生活境遇,唯有在心中种下精神追求的种子,才能让人生摆脱空虚,绽放光彩。接着以吕玉霞为例,分析她如何用诗歌记录生活点滴,说明心里的花能让平凡的生活生出诗意;再以河南建筑工人为例,讲述他在阅读中与文字对话,体现心里的花能跨越年龄与职业的界限,为人生注入力量。随后进一步辩证分析,指出心里种花不是逃避现实的空中楼阁,而是面对生活的积极姿态。吕玉霞没有因劳作辛苦放弃诗歌,建筑工人没有因工作繁忙拒绝阅读,他们的精神追求与现实生活相互滋养,让“种花”的过程更接地气、更有韧性。结尾呼应开头,强调“心里有花,人生便有了方向;用心浇灌,荒芜便会变成沃土”,让每个平凡的生命都能因精神追求而变得不平凡。  

立意:

1.心里有花,便不惧生活的琐碎与艰辛。

2.平凡人生,因不凡。

3.扎根现实土壤,培育内心的精神之花。

【佳作赏析】:在心灵深处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

那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我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了这样一句话: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那一刻,我的心中仿佛开了一朵花,温暖而明亮。我想,这句话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哲学。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朵,它们或绚丽多彩,或平淡无奇,但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部分。农民工诗人吕玉霞,用诗歌记录劳作生活,她的作品被文学期刊收录,被誉为田间诗人。她的花朵,是在辛勤劳作中绽放的,是那么的坚韧和真实。河南建筑工人,59岁仍参加读书会,陈行甲赠言你是我书写生涯中最高的褒奖!,并引用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是无穷无尽的表达敬意。他的花朵,是在岁月的沉淀中绽放的,是那么的深沉和丰富。

我想,这些花朵,无论是田间的小花,还是建筑工人的心花,它们都在告诉我们,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美好的事物,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呵护。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位老奶奶,她总是喜欢在自家的院子里种花。春天,她种下各种颜色的花朵,夏天,那些花朵争相开放,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老奶奶总是笑眯眯地站在花丛中,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的花朵,不仅是院子的装饰,更是她心灵的寄托。

在我眼中,老奶奶的花朵,就像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种下了生活的希望,用自己的心灵,浇灌着人生的花园。

回想起自己曾经的一段经历,那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在街头看到一个老人,他衣衫褴褛,手捧着一杯热茶。我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他们可能没有华丽的服饰,没有美味的食物,但他们依然在努力生活,依然拥有自己的花朵。

于是,我决定去帮助他。我买来食物和衣物,送给那位老人。当我看到他脸上感激的笑容时,我知道,我种下了一朵花,那是我内心的花朵,它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了温暖和希望。

我想,人生就像一片荒芜的土地,只有我们用心去种花,才能让它变得生机勃勃。那些在田间劳作的农民,那些在工地拼搏的工人,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种下了生活的花朵,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朵,它们或许微小,或许不起眼,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它们就能在心灵深处绽放,照亮我们的人生道路。

让我们像那些先辈们一样,无论身处何地,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能在心里种下一朵花,让人生不再荒芜。因为,心中有花,人生便有了希望,有了力量,有了方向。

【佳作赏析】:平凡人生,因“花”不凡

在这喧嚣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匆匆的旅人,步履匆匆,心中却常有一片荒芜。然而,就在这样的荒芜之中,有些人种下了一朵花,这朵花名为梦想,它开在心田,照亮了平凡人生的路。

20254月,农民工诗人吕玉霞,这位平凡而坚韧的劳动者,用诗歌记录下了自己的劳作生活。她的诗歌被文学期刊收录,被誉为田间诗人。她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绚烂的色彩,却用朴实的语言,将田野间的风声、农作时的汗水、生活的喜怒哀乐娓娓道来。她的诗歌,就像那朵开在心中的花,虽然平凡,却散发出独特的香气。

吕玉霞的故事让我想起,那位59岁的河南建筑工人。他在建筑工地上默默劳作,平凡而不起眼。然而,当他参加作家陈行甲的读书会时,他的生活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陈行甲赠言:你是我书写生涯中最高的褒奖!并引用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是无穷无尽的表达了对他的敬意。这位建筑工人的故事,就像是那朵花,虽然生长在尘土中,却依然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心中的花,不需要外在的繁华,只需要一份坚持和热爱。它可以在田野间,也可以在工厂里,更可以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去呵护,那份平凡的生命之力就会在无声之中绽放。

我有一个同学的妈妈,她是一位普通的文员。每天的生活仿佛都是重复的,但是,她却在这重复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朵花。她热爱阅读,每天都会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读上一会儿书。她的办公室里,总是摆着一盆盆心爱的多肉植物,它们绿油油的,生机勃勃。她说: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小小的幸福,就像这些多肉植物,它们不需要太多的呵护,却能给我带来快乐。

那盆多肉植物,就像是她心中的那朵花,虽然不起眼,但却给予了她生活的力量。它告诉她,即使在最平凡的日子里,也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去发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生活中的花,不一定要有芬芳,也不一定要有鲜艳,它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它让我们知道,即使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要像吕玉霞、河南建筑工人、我的朋友那样,心中种下花朵,让人生不再荒芜。

让我们都成为那些心中有花的人吧。无论生活给予我们多少挑战,多少困扰,我们都要像那朵花一样,无论在多么平凡的土地上,都能顽强地生长,用自己的方式,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