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6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青春的选择,与时代同歌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10/30 12:33:57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2026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青春的选择,与时代同歌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1906年在日本留学学医的鲁迅,认识到最需要急切地疗救的是国人的病态灵魂,弃医从文,笔耕一生;1917年,24岁的毛泽东在读湖南一师时写下《心之力》,立志“应以天下为己任,拯救黎民于水火”;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材料二:树的方向,由风决定;人的方向,自己决定。很多时候,成功除了勇敢、坚持不懈外,更需要正确的方向。方向的选择中有魄力,方向的选择中有情怀,方向的选择中有智慧……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两则材料聚焦“人生方向的选择”。材料一以鲁迅、毛泽东、袁隆平三位人物的人生选择为实例,呈现了不同时代青年方向选择的共性——均将个人方向与时代需求、民族命运绑定。鲁迅弃医从文,是因看清“灵魂疗救”比“身体医治”更关乎民族觉醒;毛泽东立志“以天下为己任”,源于对国家危亡的深切忧虑;袁隆平深耕农业,始于对民众饥饿困境的共情。三人的选择并非个人兴趣的随意转向,而是以“家国情怀”为内核的价值抉择,凸显方向选择中“大我”对“小我”的超越。思考时需辩证看待“方向选择”的多重维度。一方面,方向的“正确性”并非绝对,而是与时代需求、社会价值相契合;另一方面,方向选择后需“坚持不懈”。同时,要区分“盲目跟风的选择”与“理性自觉的选择”。前者缺乏对自我与时代的认知,易随波逐流;后者需结合个人能力、时代需求。当下青年身处多元价值并存的时代,既面临“职业选择多元化”的机遇,也面临“内卷焦虑下的方向迷茫”。国家对“科技自立自强”“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战略部署,为青年提供了方向指引。青年选择时不应只看“个人得失”,更要关注“时代所需”,在满足社会需求中实现个人价值,避免陷入“精致的利己主义”。
写作时,文章可从青年常见的“方向迷茫”场景切入,引出“人生方向的选择,当以时代需求为锚,以个人实干为帆”的中心论点。接着,结合材料一,分析鲁迅、毛泽东、袁隆平的选择。三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将个人方向与时代最迫切的需求绑定,论证“方向的价值在于与时代同频”。随后,联系当下,指出部分青年因“只看个人利益”“盲目跟风”导致方向偏差,对比那些选择投身乡村振兴的大学生、扎根科研的青年学者,说明正确的方向选择需“知世”与“知己”结合,既了解国家对哪些领域的人才需求迫切,也清楚自己的能力与兴趣所在。最后,强调方向选择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呼吁当代学子在选择人生方向时,既要“抬头看时代”,明确国家需要什么,也要“低头练本领”,用实干让方向从“想法”变成“现实”,在时代浪潮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人生价值。
立意:
1.选准时代方向,以实干践行青春志向。
2.青春的方向,与家国同频。
3.不做跟风者,要做掌舵人。
【佳作赏析】:青春的方向,与家国同频
时光荏苒,青春如梦。在那个风华正茂的年纪,鲁迅、毛泽东、袁隆平,他们用青春书写了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1906年的春天,鲁迅负笈东渡,学医救国。然而,当他目睹了国人精神上的病态,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要以笔为武器,唤醒沉睡的灵魂。那一年,他21岁。他的青春,如同破晓的曙光,照亮了黑暗中的希望。
“心之力”,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心声。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心怀天下,立下“应以天下为己任,拯救黎民于水火”的豪言壮志。他的青春,犹如一颗璀璨的星,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袁隆平,这位我国杂交水稻之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毅然扎根农村,以农业科技战胜饥饿。他的青春,如同一粒粒饱满的稻谷,孕育着希望,滋养着家国。
这些先辈们,他们的青春方向,都聚焦在家国之上。他们的选择,或许不同,但他们的情怀,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勇气,都让我们深受感动。
青春的方向,由风决定;人的方向,自己决定。很多时候,成功除了勇敢、坚持不懈外,更需要正确的方向。鲁迅、毛泽东、袁隆平,他们的成功,正是源于他们选择了正确的方向。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他们用青春的力量,为家国点燃了一盏明灯。如今,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青春的方向,我们又该怎样去抉择?
青春的方向,不应局限于个人梦想,而应与家国同频。我们要继承先辈们的家国情怀,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站在青春的十字路口,让我们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敢地迈向正确的方向。无论是投身科研,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还是投身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亦或是投身基层,为民生福祉努力奋斗,我们都要牢记:青春的方向,与家国同频。
正如那句话所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的青春,不应该局限于眼前的苟且,而要有诗和远方的梦想。我们要有勇气,有决心,去追求那个与家国同频的方向。
青春的路上,可能会有曲折,可能会有艰辛,但只要我们心中有光,眼中有线,手中有线,脚下有路,我们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为家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春的方向,与家国同频,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担当。让我们在这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携手前行,共同谱写属于我们自己的华美篇章。
【佳作赏析】:青春的选择,与时代同歌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几个瞬间,青春的火焰燃烧得格外炽烈。那些年,鲁迅、毛泽东、袁隆平,他们的青春,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时代的夜空。
1906年,鲁迅在日本留学,学医是他最初的梦想,然而,当他目睹了国人的病态灵魂,他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他意识到,最需要急切疗救的,不是身体,而是灵魂。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用笔尖划破黑暗,用文字唤醒沉睡的灵魂。他的青春,是对知识的渴望,是对家国的深情。
“应以天下为己任,拯救黎民于水火。”这是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时的壮志豪言。24岁的他,心中早已装着天下苍生。他的青春,是一份担当,是一份责任。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选择了正确的方向,用他的智慧和勇气,引领着中国走向光明。
袁隆平,这位在湖南偏僻山村农校任教的青年,他的青春,是在田野间辛勤耕耘,是在稻谷里播种希望。他用毕生的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他的青春,是对粮食安全的执着追求,是对人民幸福的无私奉献。
树的方向,由风决定;人的方向,自己决定。在人生的选择中,我们或许无法预知风的方向,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向。成功,除了勇敢和坚持,更需要正确的方向。鲁迅、毛泽东、袁隆平,他们的成功,正是源于他们选择了与时代同步的方向。
青春,是一首诗,是一幅画,是一段旅程。我们的青春,应该像他们的青春一样,有力量,有温度,有深度。我们的选择,应该与家国同频,与时代同步。
我想,每一个青春的我们,都应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们可以不是医生,不是领袖,不是科学家,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知识,我们的热情,我们的行动,去影响这个世界,去改变这个世界。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需要勇气去面对挑战,需要智慧去把握机遇。我们需要像那些先辈一样,敢于选择,敢于担当。我们需要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的位置。
青春的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成长,随着我们的思考而思考。我们的方向,可以是远大的理想,可以是平凡的岗位,可以是任何能够让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只要我们的方向,与家国同频,与时代同步,我们的青春,就一定能够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让我们在青春的舞台上,唱出属于我们的时代之歌。让我们用我们的青春,去书写属于我们的历史,去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因为,青春的方向,由我们决定。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