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6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母语之恋,字字珍贵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10/10 8:27:12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2026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母语之恋,字字珍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材料中提到人们要保持对母语的敬畏心、尊重语言的规范性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保持对母语的敬畏心、尊重语言的规范性,并非简单的语言纠错,而是指向母语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定位与传承危机。规范性并非束缚语言活力的枷锁——母语本就兼具稳定性与发展性,如古汉语中的之乎者也演变为现代汉语的白话表达,网络语境下点赞”“云监工等新词的诞生,都是语言适应时代的自然生长;但敬畏心要求我们警惕无底线的语言解构,如随意篡改成语、滥用谐音梗消解词汇本义,或是用碎片化的网络热词替代精准表达,导致语言表达能力退化。从时代维度看,当下社会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英语等外语的普及,让部分人对母语的重视程度下降,甚至出现重外语轻母语的教育倾向;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即时性催生了快餐式语言,表情包、缩写词成为日常交流的主流,看似便捷却弱化了母语的文化承载功能——汉语中的诗词格律、成语典故,承载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与审美情趣,若失去对这些元素的敬畏与传承,母语将沦为单纯的交际工具,失去其作为文化根脉的意义。因此,材料的核心矛盾是母语的规范性传承时代性发展的平衡,本质是追问: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我们如何既守护母语的文化内核与表达规范,又让其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成为当代人精神世界的支撑?

写作时,文章可从生活场景切入,引出母语敬畏心与规范性的核心话题。接着从为何要敬畏如何平衡规范与活力两个层面展开。先分析母语的价值——它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个人思维与表达的根基。再辩证讨论规范创新的关系,指出尊重规范不是拒绝新词,而是警惕失序的创新,并举例说明,如方舱”“流调等新词因契合时代需求被广泛认可,而随意篡改的广告用语则破坏了语言的严肃性。最后结合高中生身份,提出具体行动方向,如日常阅读经典积累词汇、写作时注重表达精准、理性看待网络语言,在使用母语时既守正又创新,让敬畏心与时代感在母语运用中达成统一。结尾升华到守护母语就是守护文化根脉的高度,呼应开头的生活场景。

立意:

1.敬畏母语,就是守护我们的文化基因。

2.规范不是束缚,是母语活力的根基。

3.守护母语规范,就是守护思维的清晰与深刻。

【佳作赏析】:母语之心,敬畏之韵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语言文字的运用变得愈发多样和自由。然而,当我读到人们要保持对母语的敬畏心、尊重语言的规范性这句话时,我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那是关于母语的深情,关于语言的敬畏。

母语,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语言,它如同我们的根,深深扎在我们的记忆中。每当我听到母语的音符,我的心中便充满了亲切感。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那是一种与故乡、与亲人、与故土紧密相连的感觉。

我想起了小时候,母亲在我耳边轻轻呢喃的故事,那是对母语的最初认知。那些简单而温馨的词语,如同春日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的童年。如今,当我再次翻开那些泛黄的书页,那些字句依旧鲜活如初,仿佛可以听见母亲的声音,那是对母语的敬畏之心在跳动。

尊重语言的规范性,是对母语的一种保护,也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责任。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语言的魅力和力量不容忽视。我们常常看到,网络上各种语言的混用和滥用,让人心生忧虑。那些不规范的用词,如同杂草般侵占着语言的土壤,使得原本美丽的花园变得荒芜。

我曾在网络上看到过一场关于语言规范性的讨论,有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的灵活性应当被尊重,甚至有人提出去规范化的观点。然而,我始终认为,尊重语言的规范性,并非是对创新的束缚,而是对语言纯洁性的守护。

母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文化的载体。在这个家园里,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智慧。当我们尊重语言的规范性,就是在尊重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那种敬畏之心,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未来的负责。

在我的生活中,我努力保持着对母语的敬畏。每当我书写或说话时,我都会仔细斟酌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我害怕,一旦我的笔下出现错别字或语病,就会像在母语的大地上留下了一道伤痕。我想,这不仅仅是对母语的敬畏,更是对文化的敬畏。

我想,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对母语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不仅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更体现在我们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上。当我们用规范的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当我们用母语去阅读经典,当我们用母语去创作作品,我们就在为这份敬畏赋予实际行动。

母语之美,在于它的博大精深,在于它的悠久历史,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传承。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让我们不要忘记,母语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精神的支柱。让我们用敬畏之心,守护这份美丽,传承这份文化,让母语的韵律,在时间的长河中,永远回响。

【佳作赏析】:母语之恋,字字珍贵

在我幼年的记忆中,总有一阵温暖的气息弥漫在书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是母亲朗读故事的声音,是她用那双温柔的手翻动书页的声音,是她用那颗充满敬畏的心守护着母语的声音。

每当夜幕低垂,家中那盏橘黄色的台灯下,母亲便会坐下来,为我讲述一个个关于童话和古诗的故事。她的声音,像一条清澈的小溪,穿过时光的河流,流淌在我的心田。在那个小小的书房里,我明白了母语这个词的重量,它不仅仅是一串串音符,更是一段段历史,一片片文化的记忆。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长大,开始接触更多的语言。这些语言如同五彩斑斓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广阔天地中翱翔。然而,在我心中,母语始终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它如同那根连接家乡与远方的纽带,无论我走得多远,都能感受到那份温暖的牵绊。

母语,它是我们灵魂的根,是我们情感的源泉。它承载着我们的文化传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语言的多样性带来了便利,却也带来了挑战。有些人开始忽视母语的规范性,有些人甚至对母语的态度变得随意。这让我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忧虑。

我曾在公交车上,听到两位年轻人用夹杂着方言的普通话交谈。他们谈论着今天的流行语,讨论着最新的网络梗,却几乎不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我不禁想起那句话:人们要保持对母语的敬畏心、尊重语言的规范性。语言,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它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

我想,对母语的敬畏,其实是对文化的尊重。它是一种责任感,一种对历史和未来的承诺。每当我拿起笔,用母语书写时,我会格外小心,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像是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害怕犯错,害怕失去那份纯净和美丽。

在母语的怀抱中,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安全。它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像是老友的问候,提醒我不忘初心。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我常常会停下脚步,回过头去,重新审视母语的力量。它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情感的寄托,是精神的家园。

母语,它是我们的诗,我们的歌,我们的梦想。它教会我们如何去感受世界,如何去表达自我。它让我们在异国他乡,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不要忘记,母语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的。它如同那盏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怀揣敬畏之心,尊重语言的规范性,让母语的美丽在我们这一代代人的手中传承下去。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