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隙”既是生活中的实际事物,也具有象征意义,显然我们不能只写生活中实在的空间意义上的“缝隙”,而应该延伸到不同对象、不同层面上的“缝隙”,比如人与人之间的“缝隙”,生命成长的“缝隙”,心理上的“缝隙”,经济、文化等发展过程中的“缝隙”等。
“缝隙”的影响可以从负面来看,比如“缝隙”的存在,可能造成人与人的分裂、国与国的争端、文化的断层等;也可以从正面来看,比如必要的距离促进人们的和谐。必要的“缝隙”是发展的空间。因此如何看待“缝隙”,需要人们具有清醒冷静的认识,而人们对待“缝隙”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影响到“缝隙”的变化。比如有的“缝隙”会因为人们的轻视而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危害,最终一发不可收拾;有的“缝隙”会因为人们的勇于面对、积极应对,给人带来希望与机会,获得突破和发展,化“危机”为“生机”。
考生要站在高中生、青少年、当下时代、当今社会的具体情况来写,从抽象概念到具体事件,从材料走向现实,思考由概念到它的内涵、表现、影响等,深层次挖掘“缝隙”的本质,并阐述自己对“缝隙”的认识。
立意:
1.小心裂缝,为生活补漏。
2.透光的缝隙,希望的开始。
3.在缝隙中持冷静,在缝隙中求生机。
【佳作赏析】:缝隙之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6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自然的距离,心灵的亲近
下一篇文章: 2026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唤醒被时光藏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