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内涵。第三句话引导考生应由文化领域的“常”“奇”拓展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
首先,“常”意味着合乎常理、合乎逻辑,通常代表着主流文化或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往往与稳定、规范、秩序等概念相联系。它体现了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为人们普遍遵循的礼节、习俗和规则,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的基础。
而“奇”则意味着特立独行、不同流俗,也出类拔萃。它代表了与众不同、突破常规的精神和行动。在中国历史上,“奇”往往与创新、变革、超越等概念相联系。那些具有“奇”特质的人或事物,往往能够打破旧有的框架和束缚,为社会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在艺术创作、科学研究等领域,“奇”更是激发人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源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人生铅笔的尖与圆
下一篇文章: 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知识的骨头与血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