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片面性。材料主要考查学生对感性和理性的思考和权衡。对此,我们需要认识到,理性是感性的基石,正确地分析、把握、利用一切存在条件是感性发挥作用的关键。感性使理性深刻,让人更深入地理解现实,促使社会不断发展。感性与理性殊方同致,源于现实也服务于现实。
“当代青年该如何投身于这个多元社会?”这一问题引发考生思考。青年立身处世,既应学会理性地看待问题,理性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又要保持热爱与血性,追求诗意人生。
立意时,考生可就理性与感性二者之一展开论述,但要体现辩证思维,如“感性重要,但过度感性则易让人冲动”“理性重要,但过度理性会使人冷漠”,最佳立意应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即兼顾理性与感性。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理性与感性的内涵及表现,二者的辩证关系,各自的重要性,如何正确对待感性与理性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述“理性与感性各自的重要性”时,可以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等角度切入分析,使论证更深入。在论述“如何正确对待理性与感性的关系”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辩证分析,如理性如山,我们应有坚定的意志与清醒的头脑,理性思考;感性如水,我们应有张扬的个性与勇于追求的血性,诗意栖居;理性与感性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笃行当下,继往开来
下一篇文章: 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微小之处,成就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