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提到《论语》中说“不时不食”,意思是说要应时令、按季节而食,反映了古人的养生智慧,讲究饮食要遵循自然之道,而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让我们随时能吃到不同季节的食物。
由材料可引申出“顺应季节”“反季节”这对看似矛盾对立的概念,考生可思考两个对立观点各自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如何理解和平衡科技与自然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古人有“顺应天时”的传统思维;如今我国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的重点便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但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许多现代化、技术化的产品往往又有非自然的、超自然的因素,冲击着人对自然的认识,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自然和科技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而自然也需要科技的支持来保护和利用。科技的发展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但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在科技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自然也可以为科技提供灵感和资源,例如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都受到了自然的启示和支持。
写作时,先由材料引出科技和自然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补充,然后论述自然界的法则,无论是其稳定性还是变化性,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灵感和方向;而科技的发展,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自然和人类。通过科技的应用,人类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改进生产力,改善生活质量。最后总结全文,强调正是因为科技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我们才能找到共生共融的平衡点。
立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在旷野中奔跑,在轨道上前行
下一篇文章: 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